中外油气管道发展现状及前景
来源:《管道保护》杂志 作者:王红菊 时间:2018-7-11 阅读:
王红菊
中国石油管道科技研究中心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油气储运重点实验室
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推动了众多油气管道的规划和建设[1],与此同时,西方发展国家的油气输送管网不断完备,油气管道迎来了又一轮大发展。油气管道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因素是各个地区的油气资源产需不平衡,油气行业发展至今, 多数国家内部资源开发业已成熟,油气资源从富产区向贫产区的流动成为必然。近年来,众多大型跨国管道的规划和建设,正是代表了管道发展的这个潮流[2],可以说,管道为全球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能源调配作用。
1 全球油气资源的生产及消费情况
2012年,全球原油总产量41.189×108 t,贸易量27.291×108 t,贸易量占总产量的66.3%。天然气总产量33 639×108 m3,管道贸易量7 055×108m3,占总产量的21%;LNG贸易量3 279×108 m3,占总产量的9.7%。
BP公司将全球能源分布划分为北美、南美、欧洲及中亚、中东、非洲、亚太6个板块, 其中,中东和非洲的油气生产量远远大于消费量[3],亚太地区的油气生产量远远小于消费量, 其他地区的油气生产量和消费量基本持平(如下表)。需要说明的是,欧洲及中亚板块的产油区实际位于俄罗斯亚洲部分和中亚地区,因此,虽然整体而言生产量和消费量大体平衡, 但实际上西欧所消费的油气约40%从俄罗斯和中亚地区进口。由于各个地区间的能源供需极不平衡,而管道运输是实现大量油气资源长距离转移的最优方式,因此管道的发展成为必然。
2 全球油气管道现状及大型跨国管道
目前全球在役油气管道约3 500条,原油管道总长约33×104 km,成品油管道总长约26×104 km,天然气干线管道总长约124×104 km。管道长度最长的国家是美国。原油管道按照总长度排序前5名的国家分别为:美国84 000 km,俄罗斯70 000 km,加拿大36 000 km,中国19 000 km,利比亚10 000 km,其他国家原油管道长度总计约130 000 km。成品油管道按照总长度排序前5名的国家分别为:美国100 000 km,俄罗斯20 000 km,中国20 000km,印度17 000 km,加拿大15 000 km, 其他国家成品油管道长度总计约90 000 km。天然气干线管道按照总长度排序前5名的国家分别为: 美国420 000 km,俄罗斯190 000 km,加拿大60 000 km,中国48 000 km,乌克兰40 000 km,其他国家天然气干线管道长度总计约490 000 km。
根据美国《Pipeline & Gas Journal》的调查数据[4],2013年世界范围内规划或在建的管道有460 条,总长度达188 030 km。其中,134 872 km管道项目处于设计阶段,其余53 158 km管道则处于不同的建设阶段,占比39%。显见,规划的管道数目繁多,以下综合考虑政治意义、管道规模、施工难度等方面选取几条比较重要的管道予以介绍。
(1)南方超级天然气管道起于委内瑞拉,途经玻利维亚和巴西,止于阿根廷,全长8 000 km, 设计输量450×108 m3。
(2)西气东输三线是我国又一条横跨全境的能源大动脉,西起新疆霍尔果斯,东至福建省福州市,全长5 220 km,设计输量300×108 m3。
(3)非洲的贯撒哈拉天然气管道起于尼日利亚,穿过尼日尔,止于阿尔及利亚,由南至北横穿撒哈拉沙漠。管道全长4 330 km,直径1 219×1 420 mm,输量300×108 m3。该管道建设需要克服沙漠的高温、风沙环境,对管道施工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
(4)在建的跨亚得里亚海管道项目是欧洲寻求能源进口渠道多元化的战略性举措。管道建成后,将产自阿塞拜疆的天然气经过希腊、阿尔巴尼亚和亚得里亚海输送至意大利南部,然后输往欧洲市场。开辟里海地区资源市场是欧洲各国多年的努力,从21世纪初就规划了纳布科和跨亚得里亚海两种路由,纳布科管道路线从阿塞拜疆出发,经过土耳其、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匈牙利至奥地利。经过多年评估和争论,欧盟于2013 年6月宣布放弃纳布科方案,决定建设跨亚得里亚海管道。跨亚得里亚海管道长850 km,直径1 219 mm,设计输量200×108×300×108 m3。
(5)贯韩天然气管道的规划路线从俄罗斯远东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出发,经过朝鲜,最终到达韩国。该管道全长3 200 km,直径914 mm,设计输量300×108 m3。
(6)俄罗斯的雅库特―哈巴罗夫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管道,又名西伯利亚力量管道项目, 管道系统途经地区属地震高发区,因此,需要使用特殊材质的钢管。管道全长3 200 km,直径1 420 mm,输量600×108 m3,将于2017年建成。
(7)中缅管道项目包括原油和天然气两条管道,输油管道全长2 400 km,输量为2 200×108 t; 输气管道全长2 500 km,输量120×108 m3。目前输气管道已经建成投产,输油管道亦即将投入运行。
(8)阿拉斯加天然气管道项目,起于阿拉斯加北坡,止于加拿大阿尔伯塔,全长2 762 km,直径1 219 mm,输量400×108 m3。因管道经过冻土等环境敏感区,故迟迟未得到美国政府的批准。
(9)伊朗―巴基斯坦―印度管道,又名友谊管道,全长2 735 km,管径1 219 mm,设计输量550×108 m3。目前伊朗―巴基斯坦段已经开工建设,但由于巴基斯坦和印度之间的政治原因,巴基斯坦―印度段能否最终实施尚不明朗。
3 中国油气管道建设情况
中国管道工业的发展,先后出现过3个建设高潮。第1个建设高潮在20世纪70年代,伴随大庆、辽河和胜利等东部大型油田的开发,中国建成了连接东北、华北和华东地区的东部输油管网。第2 个建设高潮在20世纪80―90年代,伴随新疆、塔里木、吐哈、四川和长庆等西部油气田的开发, 中国在西部地区建成了连接油气田和加工企业的长输油气管道和川渝输气管网。目前,随着中国东部和西部地区油气田的进一步开发和国外油气资源的引进,特别是天然气工业的快速发展,中国油气管道建设进入了第3个高潮,第3个建设高潮的重点将围绕国外资源引进和天然气利用的快速发展而展开。
20世纪70年代所建管道服役年龄已经接近或超过40年,老龄化严重。对我国管道的服役年限情况进行粗略统计,按照服役年龄10年以下、10―20 年、20年以上3个档次对管道归类,结果表明:原油管道以上3个年龄段分别占41%、13%、46%,成品油管道分别占72%、20%、7%,而天然气管道分别占71%、11%、17%。显见,原油管道老龄化最为严重,成品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的情况基本相当,绝大多数(70%以上)是2000年以后新建的管道,而天然气管道中服役年龄超过20年的这17%的管道主要是川渝管网。
目前中国自产的石油和天然气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消费需求,2012年共进口原油2.7×108 t,对外依存度达到56%,进口天然气425×108 m3,对外依存度达到29%。出于国家能源安全的考虑,近年来规划了西北、东北、西南和海上4大油气进口通道(如下图),并逐步得以实施。
西北通道目前主要指中哈原油管道和中亚天然气管道。2006年投入运营的中哈原油管道输送进口的哈萨克斯坦原油,年输量1 000×104 t,目前该管道的扩建工程正在进行,阿塔苏―阿拉山口段扩建完成后,管道输量将增至原来的2倍。中亚天然气管道A、B线并行[5],单线全长1 833 km, 分别于2009年和2010年投入运行,西起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边境,穿越乌兹别克斯坦中部和哈萨克斯坦南部,在新疆霍尔果斯入境,与西气东输二线衔接,每年从土库曼斯坦引进300×108 m3天然气。中亚天然气管道C线于2011年底开工建设,全长1 840 km,2014年投入运行,设计输量250×108 m3,满输后,每年可输送550×108 m3天然气。
东北通道输送进口俄罗斯原油[6],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管道第一阶段建成后,中国修建了漠河―大庆管道,每年接收俄罗斯原油1 500×104 t。目前正在筹备修建漠大二线,建成后,东北通道的进口能力将达到3 000×104 t。
西南通道的中缅油气管道于2010年开工建设,原油管道全长2 400 km,设计输量2 200×104 t,天然气管道全长2 500 km,设计输量120×108 m3。2013年输油管道已建成投产。中缅原油管道不仅可以缓解云南地区石油资源紧张的局面,而且来自中东和非洲的石油,从印度洋运至缅甸输送上岸,再通过输油管道经缅甸曼德勒运至云南的瑞丽、昆明。其路径比按传统方式通过印度洋将原油运抵湛江的路线短1 200 km,而且减轻了我国石油“生命线”过度集中于马六甲海峡的压力。
东南通道是海上运输通道,是最重要的能源进口通道。2011年以前,在我国每年约2×108 t的进口原油中,只有约2 000×104 t通过中哈原油管道和中俄火车油罐运往中国,其他全部通过马六甲海峡船运到中国,石油安全的巨大风险无时不在。
目前东北、西北、西南油气进口通道基本建立[7],中哈、中俄和中缅管道的总运力将达8 000×104 t。俄罗斯石油公司也同意将部分西西伯利亚原油出口给中国,这部分原油将通过西北通道完成输送。因此,今后几个战略通道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能源进口保障作用。
4 结论
(1)油气管道建设与油气资源的分布和生产密不可分,从地理位置看,油气资源集中分布的区域有中东、前苏联、北美的阿拉斯加、南美的委内瑞拉等地区,其中中东及前苏联地区更是占有全球油气藏的70%以上从这些地区向外发散的管道也占据着管道建设的主流。
(2)拟建和在建管道途经地区的地质条件、环境条件等更多样、更恶劣,对管道施工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
(3)随着新兴经济体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 能源安全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一些跨国管道获得了战略性的重要地位,也将进一步促进油气管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BP. 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2013 [EB/OL]. 2013-06-12 [2014-01-20]. www.bp.com/ statisticalreview.
[2] Rita Tubb, P&GJ’s 2014 Worldwide Construction Report[J].Pipeline & Gas Journal,2014,241(1):1-6.
[3]宋艾玲,梁光川,王文耀.世界油气管道现状与发展趋势[J].油气储运,2005,24(10):1-6.
[4]夏义善.中俄石油天然气管道建设的现状、动因和前景[J].当代石油石化,2007,15(5):11-14.
[5]白桦.中国进口管输天然气的地缘优势[J].天然气技术,2007,1(1):12-15.
[6]岳小文,吴浩筠,徐舜华.中亚出口天然气管道建设规划及对中国引进天然气资源的影响[J].石油规划设计, 2010,21(2):9-11,15.
[7] 范华军,王中红. 亚洲油气管道建设的特点及发展趋势[J].石油工程建设,2010,36(5):6-9.
作者简介:王红菊,高级工程师,1973年生,2000年硕士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化工过程机械专业,现主要从事长输油气管道科技信息跟踪技术方向的研究工作。
电话:0316-2176824;Email:kjwhj@petrochina. com.cn
(转自《油气储运》2015年第1期,本刊略有变动)
《管道保护》2015年第2期(总第21期)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