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写上图片的说明文字(前台显示)

18719811719
  • 内页轮换图
  • 内页轮换图
  • 内页轮换图

以案说法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以案说法

深刻吸取教训 全面认清形势 进一步强化油气管道保护和安全运行工作

来源:《管道保护》杂志 作者:孙华山 时间:2018-7-11 阅读:

孙华山

这次现场会采取了查看现场、观看视频、听取介绍等方式。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深刻吸取大连“6•30”中石油原油管道泄漏燃烧事故的教训,部署进一步推动油气管道安全隐患整改工作,推动建立油气管道保护和安全运行的长效机制。借此机会,我再强调四点意见。

一、认清严峻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油气管道保护和安全运行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非常关注油气管道的安全生产。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指示,强调必须把人民生命安全始终放在首位,严守“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条红线。去年山东省青岛市“11•22 ”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特别重大事故发生之后,总书记于24日下午专程到青岛,看望慰问伤员和遇难者家属,听取工作汇报,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指出“各地区、各部门、各类企业都要坚持安全生产高标准、严要求”“党政一把手必须亲力亲为、亲自动手抓,抓紧建立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切实做到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和指示,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体现了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科学理念,体现了新时期安全生产的规律,为我们搞好安全生产工作、推动安全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全面把握,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精神上来,凝神聚力,积极作为,更加有力、更加卓有成效地抓好油气管道安全生产工作。

油气管道链长面广,输送易燃易爆物品,并且一般埋在地下,地形复杂,环境多变,容易受到腐蚀、自然灾害以及第三方的损害,发生泄漏等情况之后不易被及时发现。目前油气管道的占压、穿越人口密集区、安全距离不足等现象较多,一旦发生事故危害性很大,不仅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还会波及周边群众及单位,容易引发公共安全事件。2000年以来,我国先后发生了一些典型的油气管道事故,比如:2000年中原油田“2•19”输气管道爆炸事故,15人死亡、56人受伤;2002年大庆市“1•1”天然气管道泄漏爆炸事故,6人死亡、 5人受伤;2004年四川泸州市“5•29”天然气管道爆炸事故,5人死亡、35人受伤;2006年四川仁寿县“1•20”富加输气站进站管道爆炸事故,10人死亡、50人受伤;2013年山东青岛市“11•22”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特别重大事故,62人死亡、136人受伤。这些事故都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严重社会影响。尤其是 “11•22”特别重大事故之后,又发生了多起油气管道事故,主要有今年的河北雄县“4•21”中石油任京原油管道打孔盗油泄漏事故、青岛“5•16”燃料油管道泄漏事故、大连“6•30”中石油原油管道泄漏燃烧等事故。虽然这些事故应急处置比较得当,没有造成大的伤亡,但一次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必须引起高度警觉:我国油气管道安全生产基础薄弱,安全保障能力不足,安全生产形势非常严峻。对此,大家一定要保持清醒认识,更加高度重视油气管道安全生产工作。

为吸取近年来油气管道事故尤其是青岛“11•22”特别重大事故教训,国务院安委会去年底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油气输送管线等安全专项排查整治,基本摸清了全国油气输送管线情况,强化了安全保护监管措施要求,初步整改了一批隐患,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目前,我国现有陆上油气管道966条、总里程约12万公里,覆盖全国所有省(区、市),主要集中在新疆、甘肃、陕西、浙江、河南、湖南、四川、山西、湖北、广东、江苏等11个省(区、市);中央企业、地方所属里程分别为10.4万公里、 1.6万公里,占比分别为86.4%、 13.6%;运行10年以内、10-20年、20-30年、30年以上里程分别为8.4万公里、2万公里、0.77万公里、0.82万公里,占比分别为69.8%、16.9%、6.5%、6.8%;共排查隐患29436处(占压11972处,安全距离不足9171处,交叉穿越8293处),截至6月底已整改隐患6570处,整改率为22.3%。在专项整治过程中同时发现,仍然存在对油气管道安全保护重要性认识不足、政府监管体制机制不完善、政府管道保护责任不落实、地方规划统筹不科学、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法规标准体系不健全、安全隐患严重、安全保障能力低下、应急管理与处置水平不高等突出问题,严重影响了油气管道运行安全。这也直接导致我国油气管道事故率较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平均每年每千公里油气管道事故率为3,远高于美国和加拿大的0.5、欧洲的0.25,是美国和加拿大的6倍、欧洲的12倍。我国平均每年每千公里油气管道事故率还未统计打孔盗油方面的数据,若再加上此方面的数据,我国平均每年每千公里油气管道事故率还会更高,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还会更大。

面对油气管道安全生产工作的严峻形势,大家务必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理念,强化“红线”意识,进一步提高责任感、危机感和紧迫感,以深化安全专项排查整治为契机,继续攻坚克难,加速推进隐患整改进度,健全完善油气管道安全保护体制机制和法规标准体系,落实政府监管和企业主体责任,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推动建立油气管道保护和安全运行的长效机制。

二、深刻吸取大连“6•30”中石油原油管道泄漏燃烧事故教训,不断加强城镇地面开挖和地下施工管理

6月30日18时58分,位于辽宁省大连市金州新区的中石油新大(大连新港至大连石化)一线原油管道发生泄漏燃烧事故。上午,大家观看了该起事故的现场和模拟动漫,对事故经过、原因有了初步了解。大连市对这起事故的应急处置还是得当的,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却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暴露出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在部分地方政府和企业没有得到认真贯彻落实,城镇地面开挖和地下施工安全管理缺失,施工单位安全意识淡薄,管道企业对所属管道监护管理不到位等突出问题。

7月9日,国务院安委办下发了《关于切实加强城镇地面开挖和地下施工管理保障油气等危险化学品管道安全的紧急通知》(安委办明电〔2014〕 16号),提出7项具体要求。这里,我再强调三点:

(一)进一步提高城镇地面开挖和地下施工危险性认识。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许多城市地下油气管道与市政管网互相交错,环境复杂,隐蔽性强,并且变更频繁,在相关施工中,极易发生误伤事故,应引起各地区和有关企业的高度警觉。油气管道企业要加强日常巡线检查,及时报告、坚决制止未经审批擅自进行的施工作业;规划、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建立完善城镇地下所有管道档案资料,规划新的建筑、设施和管道时,应加强对已有地下管道的保护和避让;施工单位在施工前要依据有关法规规定,向政府城镇地下施工安全管理部门提出施工作业申请;政府城镇地下施工安全管理部门接到申请后,要深入现场调查,充分做好安全论证。

(二)进一步严格城镇地面开挖和地下施工审批。 各地区必须要明确落实管道保护部门责任和城镇地下施工安全管理部门责任,认真执行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五条有关施工作业审批的规定要求,建立完善城镇地下施工审批制度,对涉及油气管道的城镇地面开挖和地下施工实施严格审批。严禁未经批准和在情况不明时盲目进行城镇地下施工。施工作业区域与油气管道安全距离不足且可能造成管道损坏后果的,严禁使用水平定向钻施工。

(三)进一步强化城镇地面开挖和地下施工过程管理。 在施工开始之前,油气管道企业要对地下管道情况进行现场交底,作出明确标识,并指派专人在现场全程进行管道安全保护指导。建设单位要在施工前向有关部门和单位查询施工现场及毗邻区域内油气等地下管道资料,保证向施工单位提供真实、准确、全面、完整的资料;要召集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管道企业共同研究制定施工方案、管道保护措施和应急预案,并经城镇地下施工安全管理部门审查确认。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施工范围和方案进行施工,不得随意调整施工方案。监理单位应当审查地下管道安全保护措施,并提出审查意见,对涉及地下管道的施工现场实行旁站式监理,发现存在隐患时,应当要求施工单位立即整改、停止施工,确保油气管道安全。


三、强化措施,加快推动油气管道安全隐患整改工作

油气管道隐患整改工作,涉及单位多、投入大、难度高、任务重,全国共排查出近3万处隐患,平均每10公里就有2.5处隐患,截至目前隐患整改率还不到四分之一; 6992处需要政企联动解决的隐患中,重大隐患就有2200处,隐患整改工作任务艰巨。各地区、各有关单位要针对隐患整治存在的问题与难点,加强政企合作,采取坚决得力措施,加快工作进度,打好打赢一场隐患整改攻坚战。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区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党政一把手亲力亲为、亲自动手抓”和“三个必须”的要求,进一步强化党委和政府对油气管道隐患整改工作的领导,成立隐患整改领导和工作小组,定期听取进展情况汇报,及时协调解决难点问题。同时,各地区要按照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的规定,进一步明确政府主管油气管道保护工作的部门,落实各有关部门职责,实现监管无缝隙连接,共同推进隐患整改工作。

(二)加速治理消除隐患。 各地区要认真按照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安全隐患分级参考标准(安监总厅管三函〔2014〕 53号)进行隐患分级,并督促有关部门和企业尽快进行对接,制定方案,加大投入,按照隐患整改“五落实”(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要求,加快整改工作。对形成密闭空间的隐患,要立即组织整改,重大隐患原则上1年内整改完毕,力争利用3年时间,完成全部隐患整改工作。特别是辽宁、山东、新疆、河北等重点地区以及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重点中央企业隐患整改任务繁重的单位,更要加强协作配合,积极想方设法,加快提高隐患整改完成率。国务院安委办将对一些整改难度大的隐患向社会公告,并挂牌督办,一盯到底。各地区也要有针对性、分层次实施隐患整改公告、挂牌督办制度。隐患治理监督管理有明确主管部门的,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要求,由主管部门挂牌督办,涉及多个部门的,由各级安委会挂牌督办,对逾期整改不到位的,要追究责任。

(三)防止形成新的隐患。 对于新建管道项目,各地区要切实履行职责,做好规划布局,按规范要求为管道留下充足的安全距离;油气管道主管部门要联合有关部门,严把审批环节,防止新建居民区等项目形成占压。对于已完成整改的油气管道,当地政府要严格验收,防止前清后占、反复占压;管道企业要加大巡护检查,发现重大外部安全隐患,要立即报告当地政府及时清除。

(四)加大督促检查力度。 各地区要建立联合检查机制,采用集中检查、综合督查、专项督查、暗查暗访等多种方式方法,突出加强隐患整改期间的督促检查,并公开曝光进展缓慢、整改不力的典型案例,督促做好隐患整改工作。

四、着眼长远,积极构建油气管道保护和安全运行长效机制

(一)做好规划布局,强化源头管控。 地方各级政府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强化底线思维,落实安全发展战略。真正把油气管道安全保护工作摆在重要突出位置,实现城镇发展规划与油气管道规划的有效统筹衔接,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

(二)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推行完整性管理。 各有关企业要切实落实安全保护主体责任,理顺关系机制,加大安全投入,健全管理制度,建立油气管道运行信息系统,加快数据采集监控系统(SCADA)等自动化控制系统建设。强化日常运行管理,加大巡线维护、隐患排查的力度,及时发现整改隐患,并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主动与当地政府做好衔接。各有关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要充分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设备优势和人才优势,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理念方法,率先全面开展管道完整性管理,不断提高本质安全和公共安全保障能力。

(三)注重联合联动,建立协同配合机制。一是政府协同监管机制。各地区要勇于开拓创新,通过联席会议、协调小组等方式,加大联合执法检查,进一步健全完善密切配合、信息共享、互联互通的工作机制,不断提高政府监管效能效率。二是政企联动机制。各有关企业要积极主动与政府沟通,及时提供报告有关情况,强化与政府的应急联动配合,不断提高在第一时间应急处置的科学性、合理性;政府部门要通过建立定点联系、部门对接等制度,强化与企业沟通交流,形成合力,共同做好油气管道保护和安全运行工作。三是社会公众信息沟通机制。要重视油气管道规划选址阶段、运行期间、事故事件应急处置等重点环节阶段与周边单位和社会公众的信息沟通工作,保障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不断提高重大事项决策和事故事件应急处置的透明度,做好社会稳定工作。

(四)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 各级政府和企业要注重实效,进一步加强油气管道保护和安全运行宣传工作力度,不断创新方法方式及途径,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多种媒体,大力宣传油气管道安全保护知识和政策要求,及时向社会公布典型事故案件调查结果,充分发挥典型事故案件的警醒震慑作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自觉维护油气管道的安全意识,积极营造多方合力、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做好油气管道安全保护工作的良好氛围。

做好油气管道安全保护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希望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业、各单位提高认识,落实责任,真抓实干,扎实做好油气管道隐患治理工作,加快建立油气管道安全保护工作长效机制,为促进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作出更大贡献。 ◢

(注:2014年7月16日,国家安监总局召开油气输送管道安全隐患整治工作推进会暨大连“6•30”中石油原油管道泄漏燃烧事故现场会,孙华山副局长发表讲话,此文根据讲话录音整理。)

2014年第5期(总第18期)

上篇:

下篇:

关于我们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广场南路77号3026室 邮编:730030 邮箱:guandaobaohu@163.com
Copyrights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管道保护网 陇ICP备18002104号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3034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3034号
  • 95_95px;

    QQ群二维码

  • 95_95px;

    微信二维码

咨询热线:1871981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