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写上图片的说明文字(前台显示)

18719811719
  • 内页轮换图
  • 内页轮换图
  • 内页轮换图

观点交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百家之言

张永年:探索油气管道安全保护的“ 甘肃模式”

来源:《管道保护》杂志 作者:张永年 时间:2018-7-5 阅读:

张永年

甘肃省政府研究室

甘肃境内分布着17条油气长输管道干线, 总长度接近9000公里,承载着西气东输、西油东送、北油南运、北气南下的国家能源安全使命。在多年的实践创新中,甘肃把油气管道安全保护纳入全省总体工作布局,创新体制机制,完善责任体系,建立政府主导、企业主责、地企合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强化依法保护、源头治理、规范管理、群防群治的工作举措,逐渐形成了事有所管、管有所依、依有所循、循有所考、考有所评的管道安全保护“甘肃模式”,实现了长输管道多年保持“零打孔、零事故、零伤害”的目标, 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公共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甘肃模式”作为油气管道安全保护重要实践成果,对全国油气管道安全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着眼服务国家能源安全战略,把管道安全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

甘肃高度重视油气管道安全保护工作,把油气管道安全保护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作出批示,明确要求把油气管道安全保护摆在全省工作的重要位置,把油气管道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把油气管道安全保护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省政府每年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油气管道安全保护工作,做到了油气管道安全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同规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实现了油气管道安全保护工作的常态化。2004 年,省政府在全国率先颁布实施《石油天然气管道设施保护办法(试行)》,加强对油气管道安全保护的规范管理,使油气管道安全保护步入法制化轨道。2006年起,甘肃与中石油集团联合开展陇东油区平安创建活动,地方对油田开发建设提供“一站式服务”,实行油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制”,企业大力支持地方经济建设,积极帮助油区群众脱贫致富,形成了共建、共创、共享的合作机制,使地企双方在平安创建中实现共赢,被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称赞为“和谐模范油区”。2010年起,甘肃与中石油集团共同实施《地企共建平安管道行动计划》,把和谐共建贯穿于油气管道建设和安全保护的全过程,进一步形成地企共建平安管道的行动合力,提升了油气管道安全保护工作水平。

二、建立政府牵头的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务实高效管道安全保护统筹协调机制

甘肃完善油气管道安全保护体制,率先在全国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统筹协调机制,为油气管道安全保护提供了制度保障。2004年,甘肃建立由政府分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油田和管道企业组成的省市县三级联系会议制度,分级成立了油气管道安全保护办公室,明确各级工信(经委)部门为油气管道保护的主管部门,细化了安监、公安、建设、环保等部门油气管道安全保护职责。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后,坚持每半年召开一次例会,研究辖区内油气管道安全保护重大问题,督促成员单位认真履行职责和义务,组织协调排除违章占压和第三方施工伤害等油气管道外部安全隐患,管道沿线各级政府普遍建立管道事故应急响应预案。2009年, 甘肃围绕“油气扩展到哪里,管道延伸到哪里,联系会议就建到哪里”,健全乡村油气管道设施安全保护监管机制,在全省油气管道沿线乡镇成立联席会议制度,在村委会建立起管道保护监管小组,强化乡村两级油气管道安全保护职责,推动油气管道安全保护工作重心下移。乡村两级管道安全保护机制建立后,管道沿线村级组织制定管道保护村规民约,普遍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动员群众积极参与油气设施管道保护,实现了风险隐患早发现早排除、利益纠纷早发现早排解、侵害行为早发现早制止的目标。

三、以实行“四长”责任制为重点,完善横向互连纵向贯通管道保护责任体系

围绕层层传导油气管道安全保护责任,甘肃普遍实行“四长”责任制,形成了横向到边和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四长”责任制,就是分管省长、市长、县长对辖区内油气管道安全保护工作负领导责任,各级工信、公安部门厅局长负综合协调和监督指导责任,各级安监局局长对油气管道安全运行和隐患排查整改负监管责任,油气企业经理厂长对企业管道设施管护负主体责任。“四长”责任制,以层层签订责任书或协议书的形式落实到人, 各级政府与职能部门签订《油气管道安全保护工作目标责任书》,职能部门与油气企业签订《油气管道安全保护管理目标责任书》,油气企业与乡镇及村委会签订《油气管道设施互保共建协议书》,输油气站与沿线群众签订《农田段“三桩”看护协议书》。明确各方面油气管道保护的责任和义务,每年按规定的指标体系进行考评,把考核结果作为衡量政绩和评价工作的重要依据,对工作有创新、出色完成任务的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拖沓、玩忽职守、出现重大责任事故的通报批评并追求责任。近十年来,甘肃涌现了一批油气管道安全保护的先进典型,有404个先进集体和645名先进个人受到省级联席会议的表彰奖励。

四、强化隐患治理和风险管控措施,使影响油气安全的各类风险处于受控状态

甘肃把油气管道安全保护纳入社会公共安全治理体系,坚持从源头治理入手,实行全过程风险管控和全管线隐患治理。在规划重大建设项目上, 把油气管道安全保护作为项目核准的前置条件,最大限度满足油气管道安全保护需要。在处理相交相遇关系上,把油气管道安全保护放在优先地位,严格按法律法规和工程技术规范落实安全保护措施。在矛盾纠纷化解上,妥善处理利益关联方的合理诉求,把人为因素可能带来的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在隐患排查治理上,重点排查油气管道周边环境敏感区、人口密集区等高后果区域,编制隐患治理进度表,实行挂牌督办制度,定预案、定措施、定责任、定目标、定时限,有计划地分级分类治理, 治理效果纳入绩效管理。在管道安全防范上,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人防、物防、技防、信息防多管齐下,兰成渝等管道在全国率先推行管道巡护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专业化服务模式。同时,把管道安全保护与防灾减灾有机结合起来, 开展管道沿线地质灾害风险调查,建立地质灾害风险分布图,采取植树造林、防风固沙、流域治理等工程措施,排除地质灾害对油气管道安全造成的风险,确保了油气管道的安全运行。

五、建立管道安全保护文化载体,积极培育具有鲜明特色的管道安全保护文化

甘肃是国家唯一的华夏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区,培育管道保护文化具有肥沃的土壤。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区为契机,甘肃从管道安全保护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入手,创新管道保护文化载体和公众参与渠道,积极培育管道安全保护文化,为管道安全保护注入活力。2010年,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颁布后,甘肃在利用多种媒体广泛宣传管道保护法的同时,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管道保护法制培训, 在基层单位组织开展管道保护法律知识竞赛,举办管道保护法律知识电视大赛,推动管道保护法律法规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乡村,使管道保护法律知识深入人心,转化成广大群众保护管道安全的自觉行动。2011年,省工信委和中石油集团保卫部联合创办管道保护杂志,为管道安全保护、法律普及、理论研究、经验交流、技术推广、案例剖析提供文化载体,填补了国内管道安全保护领域的一项空白,在促进行业和地企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4年,甘肃和中石油集团共同创立了国内第一家管道保护志愿者团体—甘肃省管道保护协会, 地方和企业会员达到500多个,拓展了社会公众参与渠道,为动员全社会参与管道安全保护探索了经验。◢

(作者:张永年,甘肃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

《管道保护》2015年第3期(总第22期)

上篇:

下篇:

关于我们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广场南路77号3026室 邮编:730030 邮箱:guandaobaohu@163.com
Copyrights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管道保护网 陇ICP备18002104号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3034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3034号
  • 95_95px;

    QQ群二维码

  • 95_95px;

    微信二维码

咨询热线:1871981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