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斌:积极应对高后果区管理的挑战
来源:《管道保护》杂志 作者:徐斌 时间:2019-1-15 阅读:
地处经济发达地区的管道周边环境往往比较复杂,高后果区比例高,管控难度大,如何及时准确识别是系统管理、有效防控的先决条件。但企业员工承担的信息采集工作量大,标准把控专业性不强,使得动态管理较难控制工作质量,高后果区识别水平整体不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建议管道企业引入第三方技术服务,提供更为全面系统专业的评定服务,提高管道完整性管理管控水平。
不可否认,管道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冲突是一个长期客观存在的事实。管道作为线性工程对经过地区的土地规划有一定影响。管道保护法第三十条仅规定了两侧各5米的保护范围,第三十一条对在管道周边修建人口密集场所只提出了原则性要求,这些都无法解决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是导致高后果区不断产生的重要原因。要想改变现状,要从国家法律规范到地方法规、企业标准全面对接,形成严密的制度保障体系。
油气管道建设初期,很多沿线区域较为偏僻、地区等级低。眼看随着地方经济建设发展,建构筑物和人口密度一天天增多,管道企业心急如焚,却无力解决。采取换管或迁改路由,必然成本高、难度大,对地方政府和企业都是巨大负担。如果相关单位在决策时守住安全底线,而不是牺牲安全换取一时的发展,就不会出现今天的被动局面。
管道要不要取得土地使用权,这个问题一直在困扰运营企业。各地政策不一,大多数地方无法办理永久征地,给后续运营管理留下难题。安全隐患整治经常会遇到相关单位和居民以权属问题发难,拒不配合。由此想到土地到底是国家的还是地方的?国家利益大还是地方利益大?
解铃还须系铃人。要走出高后果区管控困局,我觉得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加强企地合作。无论是油气管道规划建设,还是投产后周边区域的规划发展,都需要政府规划部门严格把关、统筹安排,使管道建设规划和地方发展规划紧密衔接,从源头上落实管道保护的要求。政府应充分考虑长期发展的安全需要,科学谋划足够的发展余量。管道建设和运营企业应积极配合政府规划部门,及时沟通报备,争取路由最优化和后续周边规划的合理安全,把高后区管理的防线全面提前。
企业加大投入。资源投入和制度建设是管道企业履行主体责任的根本手段,要提升高后果区管理的人防、物防和技防水平,不断探索新技术在高后果区管理中的应用。政府部门对管道企业的制度建设、资源投入、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应制定标准,并全面监督考核。
严格执行规范。高后区管理是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的重点,也是管理难度最大、安全要求最高的部分,与其他基础工作息息相关、相辅相成,需要配套支持。目前很多单位没有意识到完整性管理的重要性而处于被动状态。要对照规范要求,对应完善企业的技术规范和作业文件,整体提高管道安全管理水平。
做好公众宣传。应在高后果区普遍开展安全教育,公开有关安全信息,建立应急响应区,提高民众的风险识别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识。
修订完善法律。以问题为导向,及时修订完善管道保护法相关条款,加快制定实施细则,推动地方性法规出台,提高法律的实施效果。将管道安全管理工作纳入地方公共安全管理和应急管理范畴,让发改、安监、公安、国土、环保、医疗、交通等部门全面介入、协同发力。
作者:徐斌,中石油西气东输广东管理处广州维抢修中心副主任。参加过东北“八三”输油管道的生产维护,西气东输一线、二线、三线的施工监管和安全运营,有近30年油气管道安全管理基层实践经验。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