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6·30”管道泄漏事故应急处置亲历记
来源:《管道保护》杂志 作者:王富才 时间:2019-7-15 阅读:
王富才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大连市新大一线输油管道“6·30”漏油事故已经过去五个年头了。退休后本不想再回忆那些令人高度紧张和焦虑不安的场面,缘于《管道保护》杂志再三向我约稿,盛情难却,于是写下了下面的文字,将自己当年参与应急处置的亲身经历和体会与大家分享。温故而知新,希望能对改进管道事故应急管理工作有所帮助。
1 险情传来
2014年我在沈阳调度中心当主任, 6月30日下午刚回到廊坊,准备参加公司总部第二天上午举行的庆祝“七一”大会。傍晚7点多,突然接到公司应急指挥中心紧急电话:大连新大一线输油管道发生漏油,公司已启动了应急预案。
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心咯噔一下子,此时离青岛“11·22”原油管道泄漏爆炸重特大事故刚过去半年多时间,而且新大一线也是处在人口密集区内!我赶到公司应急指挥室,公司总经理姚伟等领导以及相关处室的负责人正在紧张指挥前方抢险。通过对现场情况会商分析,认为事态十分严重,姚总立即决定率领相关人员赴现场指挥抢险。
经查询,北京到大连的航班已无票。北京到丹东、沈阳的航班,以及天津飞往上述地点的航班,票均售罄。如果乘汽车到大连800多公里,最快也得在第二天早晨才能到达现场。最后决定先乘高铁到济南,再转乘飞机飞往大连,要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现场。
大家一路心急如焚,感觉时间是那么的漫长。到大连机场立即打开手机与现场联系,得到的最新信息是管道泄漏的原油进入了市政地下排水管网,并在管网出口进入明渠部位发生燃烧,被大连市消防队伍迅速扑灭,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其他建构筑物火灾。
2 事故概况
2014年6月30日19时02分,沈阳调度中心值班调度发现新大一线运行压力异常,立即对SCADA系统压力曲线、泄漏监测系统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为管道发生泄漏,随即进行管道紧急停输,并通知属地的新港输油站进行管道紧急巡线排查。很快,现场传回确认信息,在金州区松岚工业园区地面发现漏油。
(1)漏油现场情况。管道喷出地面的原油蔓延至附近的街道路面,部分原油通过路面的水箅子或窨井进入市政雨水管网和污水管网,污水管网的原油流入污水处理厂,雨水管网的原油则流入排水明渠。管道泄漏的油品为阿曼原油,凝点-30℃,轻质成分较多,挥发性较强。
(2)漏油原因。经查,本次漏油事件是因某施工单位没有取得作业许可私自违规使用定向钻穿越道路铺设电缆,没有按照施工图和施工说明要求的4.5米深度进行施工作业,擅自按照2.8米深度盲目、冒险钻进,且钻进方向向地面发生偏移,钻头钻到埋深2.7米(管道中心线)的原油管道时,在管道时钟3点偏上位置将管道钻破造成原油泄漏,漏点呈直径12厘米的半圆弧形破口(上半圆部分未钻透)。
(3)雨水管网出口起火情况。部分溢出的原油顺市政雨水管网流经3公里后到达出口进入明渠,出口处明渠与市政桥梁交叉,油气在相对密闭的空间处聚集,浓度达到爆燃极限,在附近电气线路打火引燃因素存在的情况下,排水管网出口油气混合物在明渠内起火燃烧。
3 处置过程
由于原油流入地下管网,且阿曼原油具有较强的挥发性,在密闭空间油气聚集,应急处置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发爆炸燃烧。公司与地方政府立即组成现场应急指挥部,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对抢险救援、人员疏散、区域警戒、环境监测、信息上报、污染控制、舆情应对、事故调查等做出统一布置,并迅速开展工作。
(1)紧急设立警戒区域,实施交通管制,维护现场治安。立即调动大连市、金州区5个消防中队共14辆消防车,用最快的速度赶到漏油现场,用泡沫覆盖泄漏点和街道路面污油,用沙子对路口和流向排水箅子、窨井的原油进行堵截。管道企业对漏油现场、过油区域持续监测油气浓度并及时向指挥部通报。
(2)紧急调取地下管网详细图纸,排查进油的雨水、污水两套地下管网走向,确定沿线居民疏散范围。对管道漏油点附近的人员和市政地下管网两侧各200米范围内的231栋住宅楼1.85万名群众进行紧急疏散。
(3)用消防车喷水保护逐一打开排水管网沿线窨井盖子,对排水管网分段用防爆轴流风机进行正压通风,用引风筒负压排风,加快地下管网内的空气流动,稀释油气浓度,防止发生爆燃。
(4)在雨水、污水管道的上游选取3个井口向管网中持续注入清水,稀释冲洗管道中的污油,降低管道内温度。同时迅速开展下游井口排查工作,共排查出沿线的97个雨水井、 23个污水井,对发现有油迹的23个雨水井、 13个污水井持续进行油气浓度监测。调集抽油设备,抽取管道内的含油污水。
(5)紧急绘制排水系统的含油污水流向图,对沿线各油气浓度监测点、含油污水抽取点进行编号,每半小时向指挥部上报一次沿线各点的油气浓度检测数据及油量变化情况,提供决策依据。
(6)在雨水管网出口、排水明渠、入海口、污水处理厂设置8处拦截点,共布设25道围油栏、 51道吸油拖栏、 3道活性炭坝和1道控水拦油坝,用撇油器、抽油机、吸油毡等进行油品回收,防止原油入海。污水处理厂及时开闸接纳含油污水,采用抽油泵对浮油进行回收。
(7)在排水明渠、入海口等部位设置3处水质分析点,严格监测水质变化情况。
(8)在管道漏油点,考虑泄漏油品轻质成分多、挥发性强的情况,充分利用夜间环境温度较低的时机,进行泡沫覆盖式开挖。用防爆引风机对开挖点进行强制通风,将漏油点的含油污土用新土进行置换,用链条式堵漏卡具封住漏油点,进行焊接修复。
7月1日11时16分,管道封堵焊接完成,经现场应急指挥部同意,于13时03分管道恢复正常输油。 1日下午,疏散居民全部返回原住地。 2日上午,当地生产、生活恢复正常。 3日17时30分,管道开挖抢修区域地面恢复完成并通过验收,漏油点险情解除。 6日下午,经逐点确认,油污清理合格,市政雨水管网、污水管网、排水明渠水质达标。 7日上午,应急状态解除。
4 切身感悟
大连“6·30”事故之所以没有发生建筑物损毁和重大人身伤亡,除了有侥幸成分外,与政府和企业反应及时、处置果断、措施有效有很大关系。
(1)应急抢险行动迅速,靠前指挥,果断决策。事发后公司领导立即率队到达现场,迅速与地方政府共同组成现场应急指挥部,处置方案科学合理,人员分工责任明确,各项措施安全可靠。
(2)当地政府高度重视,企地协作,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优势。公安、消防、安监、环保、城建等部门在群众疏散、现场警戒、防爆防燃等方面配合默契,措施得当,有效化解了风险。消防部门先后调集14个中队、 44台消防车、 206名官兵赶赴现场组织抢险,公安部门调集660名警力实施外围警戒,疏导交通,维护治安,起到了关键作用。
(3)应急响应机制完善,集结迅速,多方支援,联合作战,发挥了应急队伍的整体优势。管道公司沈阳、丹东、秦皇岛、长春4家专业抢修队伍,中石油东北应急抢险中心、大连石化公司、西太平洋炼厂、海水应急救援中心等多家企业共计800余人以及多种专业设备投入抢险救援。参战人员克服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临危不惧,连续作战,发挥了积极作用。
(4)措施科学合理,及时注入消防泡沫、强制通风、多方水上拦截溢油等,避免了事件恶化。
(5)充分吸取了青岛“11·22”事故教训,应急预案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较强,在漏油前不久刚在该地区进行的人口稠密区油品泄漏应急演练为本次成功处置起到了很关键的培训指导作用。
(6)充分利用环境温度较低的有利时间段,采用泡沫覆盖掩护进行漏油点快速开挖,及时查清漏油情况,封堵漏点,减少了漏油量,使管道输油生产及时恢复。
(7)全力将含油污水拦截在入海口之前,并及时回收处理,保证了入海口水质不受污染。当然,从事故的发生到应急处置的全过程看,也暴露了我们的一些不足,事后引起了公司的高度重视,并采取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作为一名老管道人,看到这些年来管道完整性管理得到普遍重视,应急处置体系日益完善,应急预案水平明显提高,风险识别和管控措施不断加强,管道维抢修装备越来越好,着实令人欣慰。但管道本质安全任重道远,应急处置永远“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唯愿“6·30”事故不再重演,管道永远平安。
作者:王富才,时任中国石油管道公司沈阳调度中心主任;现任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管道完整性管理技术中心技术部主任。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