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行政 强化监管全面提升管道保护行政执法水平
来源:《管道保护》杂志2020年第6期(总第55期) 作者:宋立民;王利军 时间:2020-11-17 阅读:
宋立民 王利军
滨州市滨城区油区服务中心
今年是《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颁布实施十周年。管道保护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国家将油气管道安全纳入法律保护范畴,使得管道保护有法可依,对保障各级政府依法行政,保护国家能源安全和公共安全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十年来,滨城区认真贯彻管道保护法,在管理实践中,不断更新观念,拓宽执法思路,强化执法能力建设,坚持规范执法、文明执法,监管与服务并重,逐步完善管道安全保护长效机制。
1 加强队伍建设,夯实执法基础
加强组织领导。区级政府层面成立管道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分管副区长任组长,相关区直部门分管负责人为成员,统筹协调全区管道保护工作。管道保护主管部门成立了管道保护行政执法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负责人任副组长,相关职能科室、队、所负责人为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行政执法工作。将执法目标任务落实到各职能岗位,构建起分工协作、密切配合的组织保障体系,制定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工作方案,保障管道保护行政执法工作高效有序开展。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一是加强执法装备配备。投资28万元配备了执法车辆、执法记录仪、对讲机、笔记本电脑等执法装备。投资120万元建设管道监管综合应用平台和重点管段、高后果区视频监控系统,并加强装备使用培训,为智能化、数字化监管奠定基础。二是充实执法人员。 2016年,经区编委批准,抽调12名同志成立了管道监管科、管道稽查大队和法制监督科,加强了执法队伍的整体战斗力。三是着力提升执法队伍素质。建立系统的学习培训制度,培训内容包括法律法规知识和执法基础常识,如执法程序、文书制作、执法技巧、案卷管理等。已有 8名同志取得了山东省行政执法证, 3名同志取得山东省行政执法听证主持人证。四是强化执法监督。做好执法卷宗评议、行政执法公开和案件查评三项工作,逐步完善执法监督机制,提高办案质量,减少或避免执法过错。每年对执法人员进行两次考核,考核不合格调离管道保护执法队伍。
建章立制强保障。确立“以制度管人、管事”的工作思路,先后制定出台管道保护行政执法程序规定、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管道周边第三方施工管理规定等17项管道保护行政执法配套制度和工作流程。结合国家、省出台的法律、法规,编印了滨城区油区工作执法服务手册,用于执法人员学习应用和宣传咨询 活动。建立行政执法工作台账,详细记录监督检查工作开展情况,严格落实责任。
2 加强公众宣传,改善执法环境
为改善管道保护行政执法的舆论环境,创造依法治“管”的良好局面,滨城区于每年4月份“管道保护法宣传月”、 6月份“安全生产月”、 12月份“国家宪法日”,设立咨询台、摆放展板、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集中宣传管道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山东省管道保护条例》出台后,组织开展了专家解析授课,电视知识竞赛等活动。今年,政企协作,紧扣管道保护主题,编排小品《石板路上小夜曲》等15个自创节目,巡回管道沿线社区、乡村演出,宣传效果显著。拟建设的管道保护主题公园当前已进入选址阶段,公园设有法律法规宣传、标语标识及相关知识,让公众在休闲漫步中了解管道保护法及安全常识。近年来,通过宣传活动共发放管道保护法宣传材料、纪念品2万余份,张贴公告2000余张,悬挂条幅近3000米,现场接受咨询600余人。投资3万元制作的4集管道保护法动漫宣传片在电视台设立专栏,常年循环播放,营造了良好执法氛围。
3 加强执法力度,规范监督管理
梳理行政权力清单。根据管道保护法律、法规和“三定”方案的规定,对主要行政职责进行全面梳理。梳理出区本级行使管道保护行政许可(5个子项)、行政处罚(22个子项)、行政强制、行政监督、其他(3个子项)等5大类32项行政权力事项。同时,主动做好上级部门下放职权事项的对接工作,确保行政职权事项的名称、归类,实施依据、主体等口径和标准的上下对应、相互衔接,通过区政府门户网站将行政权力事项进行公示,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切实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
规范监督检查。滨城区把管道保护法赋予的监督检查职能当做促进管道保护水平不断提升的重要保证,建立了监管对象名录库和执法人员名录库。为找准管道存在的风险隐患,滨城区还依托辖区和毗邻县区管道企业从事安全管理岗位的12名高级工程师,建立起了管道安全保护专家库,在监督检查、隐患排查及重大隐患整改验收和管道防护方案评审等工作中依靠专家准确把关。除“四不两直”突击检查外,在日常监督检查中由专家给执法人员提供准确信息,通过执法人员督促管道企业更好的落实管道保护义务,提升管道安全管理水平。监督检查执法工作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对检查发现的一般隐患当场限期整改,对不服从管理的坚决依法查处。近年来,监督检查中发现各类安全隐患64项,督促企业全部落实闭环整改。
打非治违常抓不懈。通过联合巡查、乡镇(街道)网格员信息反馈、视频监控、公布打非治违举报电话等,早发现、早处置,坚持“铁腕治安”“猛药除患”,着力对管道周边乱挖、乱钻、乱占等不法行为严厉打击。今年上半年,累积出动执法人员90余人次,查办案件9起,对其中2起较重违法行为实施了行政处罚。同时,责令管道企业考核相关责任人2名。通过查处违法案件,发挥法律震慑力,确保管道保护执法行为卓有成效。
严执法,优服务。一是变“坐等”为主动,开展审批服务送上门活动。为了让第三方施工单位少跑路、甚至不跑路,执法人员优化审批流程,主动上门为第三方单位办理施工许可,保证了管道保护范围特定施工作业审批率100%。二是发挥协调优势,精准帮扶助企发展。今年疫情期间,封村封路等防控措施严重制约了管道正常巡护工作,执法人员及时协调相关部门,为企业办理了“战疫情、保畅通”通行证, 保障了管道巡护工作的正常开展。执法人员还协调管道途经乡镇、村居,不厌其烦对农户进行管道保护法律宣传,打通巡护通道,实现长输管道无障碍巡护。三是开展联合巡护。管道保护主管部门、管道沿线派出所、管道企业建立起“企地警”联合巡护机制,每周至少开展一次联合巡护,对管道沿线出租房屋、闲置院落逐一排查,开展精准宣传,及时发现和制止涉油违法犯罪活动。今年,地方财政投入28万元,与胜利油区滨州护卫部签订长输管道安全管控协议,共同开展联合巡护,防范、打击打孔盗油等涉油犯罪。自2015年以来,辖区长输管道打孔盗油实现零发案。四是积极组织排除管道外部安全隐患。滨城区牢固树立“安全生产无小事”理念,对检查发现和企业上报的隐患高度重视,第一时间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现场办公,优化整改方案,落实安全措施。三年重大隐患整改期间,在企业整改资金难以及时到位的情况下,地方财政投入300多万,整治重大隐患14处,当年完成全部隐患整改任务。
4 加强应急管理,提高救援能力
滨城区探索建立“三项重点工作”加“一支救援队伍”加“一个实训基地”的“3+1+1”管道社会治理新常态下应急管理体系,积极应对风险挑战,着力做好长输管道应急管理工作。
三项重点工作:一是加强预案管理。本着“政府统筹协调、防范严密到位、处置快捷高效”的原则,印发滨城区油气生产储运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指导相关部门和企业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要求企业预案与政府预案保持衔接,并依法落实备案制度。二是强化应急演练。政企联合先后完成“密闭空间原油泄漏”“水上溢油”“原油罐区火灾”“高后果区管道泄漏”等综合应急救援演练,着力提升政企联合应急处置熟练程度和救援水平。三是加强风险管控。做好风险源及高后果区排查工作,建立“动态档案”,在每个风险点建立铭牌,标明事故危害程度、救援措施等信息,便于事故发生后科学施救。
一支救援队伍:区管道保护主管部门组建了28人的油气储运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队。应急救援队设指挥中心和5个应急小组,各小组平时与区应急救援成员单位建立沟通联络机制,确保战时应急处置措施快速到位。
一个实训基地:建设了油气储运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实训基地,储备应急装备7类43种400多件,定期举办贴近实战、切合实际的培训演练活动,从而使应急救援队伍救援能力显著提高。
2020年6月,在全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技能竞赛中,管道保护代表队在25支参赛代表队、 170名参赛队员中脱颖而出,获得团体二等奖和一个单项三等奖。
作者简介:宋立民,滨州市滨城区油区服务中心党组书记、主任,滨城区发改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