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写上图片的说明文字(前台显示)

18719811719
  • 内页轮换图
  • 内页轮换图
  • 内页轮换图

观点交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热点对话

管道管理对话(41):提升管道本质安全 应对三大风险挑战

来源:《管道保护》杂志2021年第1期(总第56期) 作者: 时间:2021-1-19 阅读:

《管道保护》编辑部:西南管道公司所辖管道70%以上位于山区,沿线地理环境复杂,山高谷深、河流众多,地质灾害频发,穿越山体隧道和江河分别达到158处和453处,风险防控要求高,管理难度大。公司广大干部员工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不畏艰险,勇挑重担,积极创新管理和技术手段,有力保障了西南能源大动脉的安全运行。本期管道管理对话栏目特意选登了五位分公司领导的经验体会文章,以飨读者。(邮箱:guandaobaohu@163.com)

                    
                                        

补齐管理短板 提升管道本质安全

黄文 重庆输油气分公司副经理


重庆输油气分公司所辖中贵、兰成渝、川东北管道途经的山地、丘陵地段占比约70%,存在地质灾害、管道本体安全和应急管理等“疑难杂症”。管道安全保护工作要根据这一实际情况,抓住重点,补齐管道管理短板,提升管道管理效率和本质安全水平,保障管道安全运行。

一是建立地灾检测系统。地质灾害是威胁管道安全的重大隐患。分公司以往主要采取每日巡线、雨后排查、组织专业队伍排查等方式,耗时长,不能全面、及时、深入发现地灾隐患,往往贻误战机。建议开发、利用光纤预警系统,自动采集、存储、分析和发送地灾信息,通过监测及时掌握地质灾害的发展过程与管道的运行状态,判断管道是否满足承载力与使用要求,提高管道防灾减灾工作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分公司准备在川东北—川西联络管线进行试点,利用最新的卫星雷达遥感(InSAR)技术,对管道线路地质灾害进行监测、识别,新技术能有效提高识别的精准度、可靠性及效率,节约人工现场识别时间,避免人工识别可能产生的误判、漏判,确保管道沿线地灾隐患能及时发现并处置。

二是优化管道工程设计。管道本体缺陷是管道安全的重大隐患。分公司所辖中贵天然气管道投运以来,分别在2013年和2016年发生过两次焊缝缺陷导致的泄漏事故,因此对管道焊缝缺陷排查尤为重要。但开挖排查耗时长、资金投入多,部分穿越管段难度和风险大,很难有效实施对所有焊缝的排查。建议提高管道设计、建设及验收标准,充分论证管材、焊接工艺后再行建设。同时应重点从管道施工、监理、检测等环节加强管道建设质量的管控,从根本上确保管道本体安全。建议研究开发可用于地面检测管道缺陷的便携式漏磁检测设备,便于管道人员开展检测排查工作。

三是提升突发应急能力。山地管道普遍存在交通不便、通讯不畅等问题,一旦发生较大地质灾害及管道泄漏等事故,将面临人员、设备、机具等无法及时到达现场抢险的困难,必须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应针对管道地质灾害易发段、高后果区、穿跨越等重点管段实际情况,科学划定逃生撤离路线,分析应急物资需求,尽量就近设置应急物资储存点,合理部署、储存好应急物资。同时加强人员培训,确保全员熟悉应急预案要求,熟练使用各类应急设备、机具等物资。尽量多安排员工参加“双盲”实操演练,提升人员应急能力,并安排专业人员总结、评估演练效果,根据评估效果优化完善应急预案。还应加强应急信息报送技术措施建设,目前分公司主要依靠管道人员入户走访临近地灾易发段、高后果区等管段周边的群众和开展集中宣传活动方式,宣传应急避险知识,存在人力投入大、效率低等问题,建议研究开发智能信息发送系统,能自动识别输油管道两侧各200米、输气管道两侧各350米范围内活动的人群,自动将管道保护要求及报警奖励通过短信、彩信、微信推送。在管道发生泄漏事故时,该系统可以在第一时间向管道周边群众推送紧急疏散、撤离路径或撤离方向等信息,节约挨家挨户通知的时间,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改进山地管道管理的几点思考

韩雷 昆明输油气分公司副经理


西南管道公司所辖油气管道70%途经山区,气候特点鲜明,地质地貌和水文条件复杂多变,人类生产活动频繁。管道输送介质种类全、风险系数高。内外部风险叠加,极易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污染等严重后果。如何做好在役山地管道运营管理,笔者有以下几方面的思考。

山地管道管理得有“数”。数据是基础。一是做好管道地表及有关经济活动和自然界状况的统计分析。通过整合各类监控设备信息以及工程活动的信息收集,分析各类风险的发生频率以及高发地段,做到重点防护。二是着重做好管道本体基础数据的统计分析。通过深入分析管道内外检测数据,找出异常点及变化趋势,强化对应力变化点、各类临界点、变壁厚、弯头处腐蚀等管理,避免“短板效应”的发生。三是对输送的介质情况有数。输入的“质量”,输出的“数量”是否完整、符合要求,物性参数的变化等,确保达到要求。

山地管道管理得有“人”。人是关键。一是管道企业“区段长”。“区段长”是管道最基础的管理者,串起了整个管理环节,承担了管道管理责任,决定了管理效率的高低。二是派出所“所长”。“所长”是保障管道外部安全的执法者,能迅速有效处理管道第三方施工、违章占压、打孔盗油等危及管道的行为,体现了管道保护法律的震慑力。三是村庄“村长”。“村长”作为基层组织的代表,能发挥“眼睛”和“嘴巴”的作用。通过村长既能及时了解村内人员以及外来人员动向,又能打通管道保护宣传的“最后一公里”,起到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的作用。

山地管道管理得有“路”。路是保障。一是打通巡检道路。结合管道沿线实际情况修筑巡检便道,如充分利用田埂;在山地段修筑木质小道等。使管理人员始终走在管道上方,存在的安全隐患一目了然。二是打开管理思路。结合国家管网集团创新要求以及山地管道特点,着重在应急体系建设、应急抢险能力建设、智能化管道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探索及成果转化与实践。三是打通群众心路。除了建立“三长”制外,还要形成覆盖管道沿线的“管道保护大宣传”,和沿线干部群众交心做朋友,创新信息收集奖励机制,宣传教育由“大水漫灌”转化为“精准滴灌”。

山地管道管理得有“心”。心是目标。一是让政府部门“放心”。通过与政府部门建立良好的长效沟通机制,使相关部门了解企业、支持企业做好管道建设和保护工作。企业要自觉压实管理责任,保障管道安全平稳运行。二是让沿线百姓“安心”。 提高管道本质安全,健全应急响应体系建设,进行应急避险知识宣传教育,始终把管道沿线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摆在第一位。三是让员工“省心”。通过强化专业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素质和技能,采取技术、管理、线路三级人员共同巡检线路等方式,尽快掌握地质灾害发育情况和特点,提高有效处置复杂问题的能力。



加强管道“四防”建设的再认识

王浩 贵州省管网有限公司副经理


青岛“11·22”输油管道爆炸事故、晴隆“6·10”天然气管道爆炸等事故警示我们,要加强管道高后果区“四防”建设,并不断“再认识”“再完善”。

以人为本,落实主体责任。“用鲜血蘸写的法律规程,决不能用生命去检验。”管道企业要定期开展管道年度检查、全面检验和合于使用评价,采取内外检测等手段识别管道本体缺陷并及时整治。紧扣完整性管理六大环节,开展管道风险和完整性评价及管控。定量评级管道交直流杂散电流影响,提升阴极保护有效性。全面落实管道保护法,执行“管道巡护十八法”,以风险为导向,制定落实“一人一卡一标准”,落实第三方施工“三色”预警管理机制。实行高后果区“区段长制”“包保制”管理制度。定期对高后果区进行再识别、再评价,编制更新“一区一案”“一段一档”。营造“企地一家”的良好氛围。融合“坝坝会”“地摊宣传”“走进田间校园”等多种管道保护宣传方式,强化宣传效果。建立管道保护、应急处置企地联防联动联治长效机制。建立“1+1+X”地灾排查模式,以基层人员初步排查扫清风险雏形、专家全线复查对结果有效验证、地灾风险点专项评估研判等方式,从源头管控地质灾害风险。

“以物为纲”,强化本体安全。建设期通过提高管道设计系数和防腐等级,选用高强度材质,缩短阀室间距,在“两高”段适当减少变壁厚,加大管道壁厚、管道埋深等方式方法,提升管道本体质量。

开辟“巡检小道”,全部高后果区管段加密、增高管道线路标识。在第三方施工易发管段,试点隔离栏(网)、隔离墩,弯管、变壁厚口处施加盖板等硬隔离等措施。利用管道上方及附近的水工保护设施、道路、堡坎、山石、公示栏等位置,粘贴、喷涂、镶嵌管道地面标识或管道宣传标语。

“以技为要”,创新感控模式。以“端+云+大数据”为支撑,通过具备AI感知和判断功能的监控设备保障风险受控。应用无人机技术,还原高后果区二维、三维全貌。基于卫星遥感监测山地管道高后果区动态变化,为高后果区识别评估、变量监测提供数据支撑。搭建远程智能监控及预警云系统平台,集成通、断电点电位、交直流杂散电流干扰及腐蚀速率数据,提升阴保效果。通过应力应变监测系统对地质灾害点进行远程监测预警,通过光纤预警监测系统对管道周边施工和油气泄漏实时预报预警。

“以信为援”,构筑立体防线。织牢织密以住户为“眼睛”、以村委干部等人员为“耳朵”、微信群、微信公众号为平台的管道保护信息网。在管道地面标识、地方政府公示栏等载体上设置二维码,方便管道周边群众获取更多管道保护信息。

“四防管控体系”是对山地管道高后果区管理的探索和实践。目前存在高后果区法律边界不清晰,管道土地物权归属不明确,弱人工智能时代算法成熟度低,大数据积累融合不深入,管道管理人员能力不足等多方面的问题,应融合现代化治理理念,不断提升改进。



改进管道高后果区管理的建议

张海磊 兰成渝输油分公司副经理


2017年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等八部委《关于加强油气输送管道途经人员密集场所高后果区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严格控制人员密集型高后果区增量”。在实践中因管道保护和地方经济建设存在一定矛盾,执行难度比较大,需要管道企业不断探索总结行之有效的办法。结合兰成渝分公司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主动尽早发现高后果区信息。首先要多措并举,开拓信息来源渠道。在日常工作中做到“四走访”,即管道区段长每月、管道工程师(管道班长)每季度、作业区副经理每半年、作业区经理每年走访管道沿线相关部门沟通交流汇报所辖管道情况,收集相关施工规划信息,及时制定工作预案,做到心中有数,避免被动应付。

二是及时建档并向有关部门反映。对于管道周边相关建设项目信息,作业区(站队)应立即根据《油气输送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GB32167-2015)高后果区管段识别表进行现场核实,将核实情况建档立案,档案中应包括高后果区管段管道的基本情况、高后果区管段人口和环境、管道与建筑物、河流、公路、铁路等的位置关系,图片及相关建筑的设计方案等,同时向当地政府管道保护主管部门书面汇报,请求进行协调,力争建设项目避让管道。

三是对新增高后果区开展安全评价。经政府部门初步协调后仍无法阻止新增高后果区,应根据事先获取的档案资料,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专业机构对新增高后果区开展定量安全评价及管道风险评价。将评价报告报送政府主管部门和有关建设部门(单位),召开评审会并邀请相关专家参与评审。评价报告和专家评审意见作为政府和企业是否同意新增高后果区建设方案的依据,建议政府主管部门以公文形式做出批复。

四是加强高后果区管段施工管控。提高日常巡护频次,加密设置地面警示标识,24小时现场值守,采取硬隔离、视频监控、震动电缆周界预警系统等措施,及时阻止危及新增高后果区管段安全的违法施工作业行为,做好现场监护、检查记录等资料整理存档备查工作。

五是做好新增高后果区变更管理。对该管段进行变更管理,按要求加密巡检。高后果区区长每周至少开展一次高后果区徒步巡线工作;在人员密集型Ⅲ级高后果区加装视频监控,严格落实电子巡检任务并填写记录,部分高后果区可采用无人机辅助巡线。结合新增高后果区实际和基于风险评价结果,及时编制具有针对性的“一区一案”“一区一图”“一区一档”及现场处置方案。完善企地警民联动机制,定期联合开展应急演练,重点做好应急初期处置,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创新管理措施 解决难点问题

赵雄 德宏输油气分公司副经理


德宏分公司辖区中缅油气管道面临本质安全风险、地质灾害风险、人类活动风险三大风险叠加的挑战,管道管理应精准把握重点和难点,以确保管道的长治久安。

一是持续开展环焊缝开挖验证修复,确保管道本体风险受控。从历年来环焊缝开挖验证结果来看,辖区中缅天然气管道存在较多环焊缝缺陷隐患。建议在深入总结前期开挖验证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做到精准选址,全面开展焊口开挖验证,最大限度消减管道本体风险隐患。其次要加强内外检测修复工作,确保内检测数据可靠和做好数据的分析运用,探索应用内检测发现焊缝缺陷的新技术。

二是持续开展地灾水毁隐患排查治理,确保管道外部风险受控。经过近年来的排查治理,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地灾水毁风险是动态的,各层级管道管理人员在思想上要保持高度警惕,工作上绝不放松。要提升段长、巡线工地灾水毁风险识别能力,依托专业机构定期进行沿线系统性排查,对于高风险段安装应力应变监测设备进行监测预警,做到防范于未然。对于历次地灾水毁工程设计施工治理有效性进行系统评价,总结设计施工经验和教训。将日常管理、应急抢修、隐患治理有机结合起来,持续提升地灾水毁治理能力。

三是切实加强山地管道巡护和第三方施工现场管理。要严格落实区段长管理制度,推行专职段长A/B岗管理,明确区段长职责,强化区段长培训和考核指导,提高区段长管理能力。全面推广智能手机巡检系统应用,绑定巡线工、专职区段长,提高分区段长巡检完成率。完善高后果区视频监控、光纤振动预警技术,形成“四防”整体联动的高后果区管控体系。系统开展“三桩一牌”等地面标示整治,确保标识标牌通识性。推行巡检路径痕迹化、三桩维护痕迹化等“痕迹化”管理。持续推进精准宣传和管廊文化建设,做实管道途经农户、单位、高后果区段的管道保护宣传。严格落实“三色预警”管理制度,强化第三方交叉施工方案、施工现场安全技术交底。针对重大交叉施工工程安排专业监理现场监护,聘请行业专家参加方案审查。加强与沿线各级地方政府管道主管部门沟通交流,及时发现协调沿线规划建设项目选址与管道安全距离不足问题。

四是推进智能管理平台建设,提升山区管道风险管控水平。利用互联网平台和APP现代化管理手段,探索建立“互联网+管道”的管理模式。完善大型穿跨越管段健康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桥梁振动、位移、索力、风速数据以及管道应力应变监测。完善地灾高风险点地灾监测预警系统安装,实现管道本体应力应变监测、抗滑桩位移监测、滑坡体深部位移监测、河道流速监测、管道埋深监测。

五是完善管道应急响应体系建设,突破管道管理难点。面对分公司所辖管道穿跨越多条国际性河流的现状,开展溢油路径研究,根据不同溢油路径设置防控措施、配备防控物资,提升溢油拦截能力。对部分山区管道抢险物资送达现场困难的问题,探索抢险物资设备运输的新技术、新方法、新产品。完善锚固点地锚建设。加强政企应急合作演练。


上篇:

下篇:

关于我们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广场南路77号3026室 邮编:730030 邮箱:guandaobaohu@163.com
Copyrights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管道保护网 陇ICP备18002104号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3034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3034号
  • 95_95px;

    QQ群二维码

  • 95_95px;

    微信二维码

咨询热线:1871981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