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斌:我国油气管道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思考
来源:《管道保护》2021年第2期 作者:王维斌 时间:2021-3-22 阅读:
《管道保护》编辑部:国家公共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进一步指出,统筹发展与安全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需要。
跨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油气管道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多起管道事故暴露出管道安全治理体系和和治理能力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何保障油气管道安全可靠性,避免恶性事故发生,仍面临一系列难题和挑战。为此,我们邀请了国家管网集团北方管道公司管道科技研究中心党委书记王维斌,结合管道安全领域最新理论成果和技术进展,谈一谈我国油气管道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问:为什么要强调油气管道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
答:按照公共安全领域最新理论成果,通过构建现代化的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并做到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形成安全治理长效机制,是提升安全水平的根本举措。
油气管道行业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既有安全行业的通用特性,也有一些自身特点,总的来说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油气管道输送高压易燃易爆介质,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一旦发生泄漏容易演化为火灾、爆炸、环境污染等事故,将会对周边人员和环境产生较大危害。以青岛“11·22”原油管道泄漏爆炸特别重大事故为例,管线因腐蚀破裂,造成约2000吨原油泄漏流入排水暗渠,处置过程中发生爆炸,共造成63人死亡、136人受伤,直接损失7亿多元。
第二,随着管道建设和城市建设的推进,管道周边出现越来越多的人口密集型高后果区,势必会增大公共安全风险,需要对风险不断识别和评价,采取各种风险消减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合理、可接受范围内。
第三,我国现有70%石油和99%天然气通过管道输送,一旦管道失效中断供应,将直接危及国家能源安全,影响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保障油气管道安全可靠输送是国家能源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当前我国油气管道安全治理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职工队伍的安全素质参差不齐;安全保障技术体系还不健全;应急响应和救援体系建设存在明显短板;市场手段和社会力量参与程度不够;管道全生命周期的风险防控体系尚需进一步完善;以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应用不足等。
解决上述问题,根本措施是扎实推进管道企业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于提升油气管道本质安全水平,有效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具有重要作用,也是保障管道从业人员和沿线群众的生命安全健康,实现油气管道行业安全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
问:油气管道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应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答:按照安全科学基本理论,结合油气管道行业特点,油气管道行业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关键要素,主要分为六个方面:即安全责任体系、技术保障体系、风险管控体系、标准规范体系、市场与保险机制、应急救援体系(图 1)。
图 1 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关键要素
首先是建立安全责任体系,也就是持续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从企业主要负责人到一线岗位员工覆盖所有管理和操作岗位,明确承担的安全生产责任,做到“人人有责、人人明责、人人担责,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和“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全面考核,实行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健全安全生产工作考核结果与履职评定、职务晋升、奖励惩处挂钩制度,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度。
其次是建立相对应的技术保障体系。技术保障体系是管道安全治理能力的最重要支撑。主要包含机械化与自动化技术、检测技术、监测技术、风险评价与防控技术、维抢修技术等几个方面。
机械化与自动化技术主要作用是实现机械化减人、自动化换人。近10年来通过推广应用机械化施工、自动化焊接、远程控制等技术,减少储油库、高后果区、管道施工、维抢修现场等高危岗位现场作业人员数量,降低生产运行风险。
持续开展管道检测和法定检验,通过管道内检测、外检测、应力检测等技术手段,识别管道系统存在的运行缺陷,并结合安全评价技术,确定管道承压水平,及时修复管道本体缺陷,处置潜在隐患,为管道安全提供根本保障。
面向管道行业生产过程,通过制定工业视频和业务系统上云实施指南,推动高风险、高后果区管道设施和区域上云上平台,为全面监测提供保障。利用可视化技术,加强高后果区、地质灾害点、关键设备、特殊场所等重点区域管理,实时掌握周边环境情况,确保管道安全平稳运行。
三是建立风险管控体系。在安全治理体系建设中,牢固树立管安全就是管风险的理念,以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为核心,从源头斩断导致事故发生链条,建立覆盖全方位全过程的风险防控体系,建立风险隐患数据库,借助数字化手段完善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管控机制。
建立管道企业安全风险辨识评价和风险管控制度,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对安全风险分级、分类管理,达到规避、降低风险的目的(图 2)。针对储罐区、LNG接收站、管道高后果区、动火作业等重点区域重点环节,动态评估并调整风险等级和管控措施,确保安全风险始终处于受控范围内。建立安全风险警示报告制度,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分别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定期发布风险清单。
图 2 风险分级示意
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制定隐患排查治理清单,严格落实治理措施。加强对重大事故隐患动态分析、全过程记录管理和评价,防止漏管失控,提升安全能力,遏制事故发生。
建立管道风险特征库、失效数据库、隐患数据库,分析各类风险相关数据,通过数据与风险类别、风险程度等指标之间的对应关系形成风险特征模型,依托数字化技术建立覆盖全方位全过程的风险防控体系。
四是建立标准规范体系。涵盖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等层级。统一整合并提升油气管道工程设计、材料、制造、施工、维护、检测、监测、评价等领域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着力解决标准空白、滞后及各标准要求不一致的问题。健全完善管理制度。
五是建立市场与保险机制。市场与保险机制是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的纽带,发挥社会安全生产技术服务机构、保险机构和社会公众参与风险防控的作用。这主要包含两个方面。
2019年《安全生产法》(修订送审稿)明确要求高危企业要参加安责险。表明以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为载体的事故预防机制,已经成为利用市场手段和社会力量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举措,并成为社会化服务治理,政府、保险及企业等多主体的重要事故预防模式。油气管道企业属于高危行业,可参照危险化学品行业推动安责险参与风险评估和事故预防功能,加快建立保险机构和专业技术服务机构等广泛参与的管道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
建立市场购买安全服务制度,充分依托社会化专业安全技术服务机构,为管道企业安全评价、检测检验、风险管理、监督管理、应急保障提供专业化技术服务。建立技术服务机构评价制度和机制,筛选一批专业化管道安全技术服务机构,同时加强监督管理,为企业提供高水平安全技术和管理服务。
六是建立应急救援体系。从健全应急准备,完善预案,加强预案演练,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和调动机制等方面,建立系统的油气管道应急救援体系(图 3)。
图 3 应急救援体系示意
问:怎样才能实现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六个方面的目标?
答:我们过去比较强调技术、管理双轮驱动,现在进一步认识到,人员安全素质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清华大学范维澄院士等一批公共安全领域专家的最新理论成果,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支撑要素,是文化、科技和管理三足鼎立(图 4)。
图 4 三大支撑要素
安全文化。重点解决人的安全素质和安全能力问题。包括企业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等各级人员安全素质和安全能力,也包括管道沿线人民群众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当油气管道发生突发事件时,管理、技术要素的启动与响应存在一定的时滞,突发事件的直接处置者和直接受影响者第一时间的反应对于突发事件应对十分关键。因此,需要高度关注安全文化的建设与发展,组织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全体员工树立安全理念,规范安全行为,培育具有管道企业特色的安全价值观。形成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文化氛围,提升油气管道员工的安全素质和安全能力,增强沿线群众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技能。
安全科技。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应急管理部《“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行动计划(2021―2023年)》,依托科技进步重点打造油气管道的五大新型安全生产能力,即快速感知、实时监测、超前预警、联动处置和系统评估等能力(图 5)。
图 5 油气管道新型安全生产能力
制定管道全方位安全风险感知系统,围绕人员、设备、生产、物流、环境等几方面,开发和部署专业智能传感器、检测仪器及边缘计算设备,打通设备协议和数据格式,构建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快速感知能力。
基于日常生产运行特点,依托工业互联网云平台,打造标准统一、关系清晰、数据一致、互联互通的生产管理平台,实现“集成共享、数据智能、业务协同、资源优化、监测预警”等系统功能。综合集成SCADA、视频监控等系统实现信息自动标注、事故动态模拟、现场在线监控,进一步提升安全管控和应急响应的能力和水平。
根据油气管道安全生产规律,对管道安全数据自动统计分析,探究安全数据间的表现特征及其关联关系,挖掘安全现象中隐含的风险规律,建立隐患追踪和风险预警模型,利用云计算有效整合设备硬件和信息数据,再利用仿真、可视化等技术呈现安全数据直观表现及关系,形象、多维度地反映管道设施安全生产规律,提升风险评价与防控技术水平。组织开展数字孪生、全要素网络化连接和智能化管控解决方案的研究,扎实推进企业工业互联网与安全生产的深入融合应用。
安全管理。重点解决组织机构、人力配备、监督考核等问题。安全管理就是人与人、人与机器的对话,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激励等管理要素,将安全治理体系落实到各个生产环节,排查安全隐患,消除不安全行为,推动各个岗位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位。
最近,国家管网集团公司张伟董事长提出要着力推进管网集团安全生产队伍“三湾改编”工作,通过管网集团集中统一领导和精准安排部署,统一思想、统一标准、统一行动,推动安全生产队伍脱胎换骨,奠定管网集团安全生产管理基础。安全生产队伍“三湾改编”工作主要任务是实现“三统一”“二提升”“一创新”,进而提升员工队伍安全素质、专业能力、工作作风和精神面貌,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打造整齐划一的管网“铁军”。这将带动和促进符合管网集团市场化转型要求的新型安全生产管控体制机制建设,推动管网集团安全文化建设和全员认同,有力保障安全生产高质量发展。
作者简介:王维斌,1972年生。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博士生导师。2004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材料加工工程(焊接)专业。北京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博士后,清华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博士后。现任国家管网集团北方管道公司管道科技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要从事管道检测系统研发与安全评价技术体系建设等科研工作。
曾获得省部级科技奖8项、厅局级科技奖10余项、“十一五”石油工业优秀标准1项。编著专著4部,撰写行业及企业标准10余项,发表论文50余篇(SCI/EI检索12篇)。获授权发明专利27项、实用新型专利30余项。
先后被评为中石油集团公司优秀青年、中石油集团公司高级技术专家、QC检测仪器杂志无损检测专家。担任 AMPP-NACE沈阳分会理事、中国焊接安全与健康委员会委员、中特协团标工业管道检验工作组委员、辽宁省技术标准化专业委员会委员。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