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写上图片的说明文字(前台显示)

18719811719
  • 内页轮换图
  • 内页轮换图
  • 内页轮换图

观点交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家访谈

崔京辉:本质安全和外部安全是管道企业发展的基石

来源:《管道保护》2022年第5期 作者:崔京辉 时间:2022-9-16 阅读:

《管道保护》编辑部:北京管道公司管辖的陕京管道是我国第一条长距离、大口径、高压力、自动化的天然气管道,填补了天然气管道和地下储气库建设的多个空白。陕京管道一、二、三、四线在国家能源版图上具有重要位置,承担向首都北京及周边地区供应清洁能源的光荣任务,为保障北京奥运会、北京冬奥会等一系列重大活动的成功举办做出了突出贡献。与此同时,公司坚持安全发展,不断提升管道管理水平,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期我们特别邀请北京管道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安全总监崔京辉同志,请他介绍公司保障管道本质安全和外部安全的做法和经验。期待广大读者就相关话题互动交流,共同提高。




编辑部:崔总您好,近几年国家反复强调本质安全问题,要求“坚持系统观念,提高本质安全水平”。北京管道公司是如何落实这一要求的?

崔京辉:陕京系统管道链接华北地区油气行业上下游,覆盖地域广,保供任务重,一旦安全风险管控不到位,则直接影响到首都天然气能源的安全稳定供应,对党和国家以及沿线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造成重大威胁。因此,提高管道本质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油气管道本质安全,狭义的理解是管道及附属设施本身所具有的安全性能。广义的理解是集“人、物、系统、制度”等要素形成安全可靠和谐统一,用完整性管理、管道安全主动预防体系等系统性安全管理理念,统筹管道全生命周期,形成安全时域上的前置管理,杜绝一切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事件,逐步趋近本质型、恒久型安全目标。

在实践中,我们聚焦管道结构本质安全和管道系统本质安全,以系统性思维,围绕管道本体、第三方风险、自然与地质灾害、管理提升等具体业务,形成一套与管道本质安全互促互进、互为支撑的完整性管理模式和技术方法。形象的来说,完整性管理就像是为管道开展量身“体检”,分步做好把脉问诊、消除病灶和不断强身健体、自我巩固的过程。

首先是“把脉问诊”。我们不断筑牢前置防线,做好前瞻治理,完善前端控制,进一步提升管道本体缺陷综合识别预警能力,强化管道防护举措。作为国内首家引入实施管道完整性管理,并率先开展管道内检测的管输企业,在内外检测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开展了国内首次超高清漏磁内检测,进一步提高了管道本体缺陷的检出率。编制并发布地震灾害防治能力建设工作方案,切实提升地震灾害防范水平。针对陕京管道系统地域跨度大、地质条件复杂、防汛压力大等特性,用三年时间完成地质灾害专项排查。全线采用“防腐层+阴极保护”防护方式,根据国标要求间隔埋设测试桩,其中智能测试桩台套数量占比超过三成。开发阴极保护管理平台,从智能测试桩、恒电位仪、ER腐蚀探头等感知层获取数据,对数据进行实时分析计算与评价,形成预警信息及报告。开发洪水灾害防汛管理系统,实时同步国家气象信息数据,发布公司防汛管理应急响应准则,精准应对预警等级分类施策,扎实做好全线114处防汛重点段工作,助力建设智能管道、智慧管网。

其次是“对症下药”。根据“诊断结论”,我们精准对症下药,在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下足功夫。自2017年起对9条管线共计2790多公里管道焊口开展排查,实行挂图作战、逐个销项,发现需修复焊口42道,其中包含裂纹焊口7道,及时消除了陕京三线良西段一处贯穿性裂纹焊口的重大隐患。结合日常监测结果,对各类缺陷精准分类施策,分别采取“立即消除”“跟踪排查”和“暂缓处置”等措施,实现风险精准管理、实时可控。2018年以来针对隧道砌衬、隧道内管道和支墩进行检查评估和隐患整治,增设管道变形监测系统、电位远传系统、可燃气体检测仪等技防措施。开展黄河管桥跨越段专项安全评价,对黄水河、榆溪河穿越段原大开挖改为定向钻穿越,彻底消除由于洪水可能带来的管道漂管、断裂风险。

目标要达到“强身健体”。以“精准管理年”系列活动为契机,精准高效推进“五大攻坚战”,持续防风险、遏事故,坚决守住底线红线。在管理制度上,整合优化体系文件,实现“量的减少、质的提升”,削减基层负担和过程化留痕现象。将原执行的12个管理文件整合优化成5个,完成6个企业标准编制工作,整体形成具备陕京特色的企业标准体系。在人员队伍培养上,近三年来公司完成了270人次的管道保护工技能鉴定工作,实现了操作人员全员持证上岗。组织参加管道完整性管理、检测、自然与地质灾害治理、腐蚀防护等方面培训和资质认证共计128人次。不断强化各层级员工队伍培训,以四支人才队伍序列为基础,结合三大岗位融合,培育管网工匠,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素养。抓好核心人才“生聚理用”,发挥行业领军人才、知名专家作用。在重点举措上,共享“区域化”改革成效,按照“三集中”原则,持续推进区域化管理2.0版,完善巡护巡检差异化、作业区全面预算化,改进考核模式、项目管理模式等,进一步优化生产运行管理、管道管理、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以“五大功能”定位,推进生产大数据分析功能模块和压缩机组节能优化分析功能模块建设,整合报警系统,优化报警界面,完善工业电视扩容、综合安防平台调试等功能,不断推进生产调度“五大中心”建设。优化水保工程方案,创新编制水工材料要素治理适用范围表,确保执行简单合理有效,降本增效、提质增效。按照集团公司要求,排查出北京、天津城区重点管段,编制发布城区段管道风险管控方案,对32处城区高后果区加强风险管控。




编辑部:近年来管道外部安全风险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公司采取了哪些措施消减风险?

崔京辉:相对于内部安全来说,针对管道外部安全风险,我们围绕违法占压、高后果区管理、第三方施工损坏等重点难点不断优化管控水平,努力降低因外部因素诱发管道安全环保问题的可能性。

一是持续攻坚管道违法占压。编制违法占压清理工作指导意见,按照“先易后难,高后果区优先”“打通巡检通道,实体占压优先”原则,积极争取地方主管部门支持,客观分析占压形成的原因,采取兼顾各方利益的措施消除占压隐患。例如北京分公司地处经济较为发达的京郊地区,历史占压问题非常突出,通过发挥企地联合机制作用,采取“建管融合、靠前管理”等措施,近7年内实现了占压“零新增、负增长”。

二是持续攻坚高后果区管理。提升高后果区识别报告和风险评价报告的针对性,纠正分析问题和采取措施千篇一律的做法,不断改进人防、物防、技防、信息防手段。实施“五级”巡护、100%徒步巡线,加密高杆警示牌、加装隔离围栏等物防措施。在具备条件的高后果区打通巡检小路,采取物理隔离,Ⅱ级、Ⅲ级高后果区摄像头全覆盖。

三是持续攻坚第三方损坏防控。不断加强地面标识管理,改进地面标识设置要求,确保地面标识完好率98%以上,信息准确率100%。制定发布管道设施安全保卫管理规定、管道巡护标准化管理指导手册,优化巡护路径,规范巡护点设置,确保巡护无盲区。徒步巡检覆盖率从往年的20%提升至74.9%。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实行“一点一案、见管见缆、机在人在”,严格执行“交叉工程六条禁令”。

四是持续攻坚技防措施。因地制宜利用无人机监护、视频监控、光纤预警等一系列科技手段布防,建立并织牢“空天地”一体化三维立体风险监控网,提升智能感知与风险防控水平。在山药等深根农作物采收等特殊地段敷设光缆,可以有效监控两侧10米范围内的人工开挖、25米范围内的机械活动,漏报率为零,误报率在5%以内。在煤矿采空区、地震断裂带、隧道进出口等地质灾害高风险点和应力集中点安装应力监测装置,实现地灾风险及时预警和趋势分析。

五是持续攻坚应急保障能力建设。编制维抢修队伍标准化建设与验收管理手册以及标准化考核方案等,强化“以干代练”和岗位练兵,以技能素质提升为龙头、以技师带培为抓手,专业技术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实现动火作业自主完成率100%、B型套筒自主完成率100%的双百目标。




编辑部:最后一个问题,您认为当前管道管理还面临哪些挑战,下一步的思路是什么?

崔京辉:管道本质安全和外部安全是企业发展的基石,也是管道管理的核心业务。尽管我们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消除了一批重大隐患,但风险依旧存在,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管道管理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外部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复杂。近几年发生的中缅管道“6·10”“7·2”、泰青威“3·20”、十堰“6·13”等事故教训惨痛,近期天津宝坻区因违规施工发生燃气爆燃事故造成23人受伤,上海、茂名先后出现两起央企亡人事故,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进入春季汛期以来,华北地区降水量再创同期新高,对管道造成严峻风险,大暴雨导致洪水冲刷或河岸土体滑坡,随时可能发生光缆断裂、管道变形甚至破裂等管道事故。定向钻施工等新工艺新工法被广泛应用,但尚无统一技术标准和验收规范,如何消除新工法对管道本体安全可能造成的风险,是管道安全管理需要解决的新课题。

安全生产基础仍不够牢靠。京津冀协同发展会带来城乡建设新一轮高潮,地面交叉工程和第三方施工将会有爆发式增长,这对管道安全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反观公司内部,近年来断缆、ESD误触发等异常事件偶有发生,尽管事故直接原因为外部人员违规施工、误操作等所致,但深入剖析深层次原因,不难发现风险管控措施仍没有完全到位,违规操作仍有市场,承包商管控还有缺位,员工队伍安全生产意识和能力还不过硬,这些都亟待解决。另外,科技支撑和数字化信息化建设促进安全生产水平提升的成效还不明显,现行安全生产体制机制与企业转型发展要求还不相适应,面对“数字化、市场化”转型要求,全员思想观念、素质能力还有待提升。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目标,突出本质安全,统筹外部安全,以“精细管理年”活动为契机,着力防风险、遏事故,在安全生产上实现新突破。

一是织密制度体系,提升管理能效。对标集团公司管理规章制度,结合QHSE内审发现问题和公司部门机构职责调整,加快修订体系文件。重点完善管道自然与地质灾害防控管理规定、管道设施安全保卫管理规定、管道本体完整性管理规定等制度,实现“写所做、做所写”“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督促关键指标和重点工作落地落实。

二是提升能力素养,夯实管理水平。组织开展相关培训和交流研讨,促进管道管理人员队伍能力素养全面提升。以“按需培训、按责考核”为准则,重点开展完整性管理、防腐、水保专业取证工作。持续开展事故案例“大讨论、大排查、大反思”活动,重点分析施工作业现场管理、承包商管理、体系文件执行、责任落实等方面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三是抓牢隐患整治,提升管道本体安全。重点围绕现存管道线路隐患,做到“知底数、常跟踪”,系统持续改进,保证占压类隐患按时完成清理。总结经验做法,形成制度性成果,树立系统内风险管控标杆。依法合规开展内外检测工作,继续组织环焊缝开挖验证,对不合格口开展适用性评价,按时按点完成验证、修复、换管等工作。

四是拓展新技防应用,助推数字化转型。以GIS系统为基础探索管道线路数字化管控,整合各类数据,开展数据对齐,打破数据孤岛,形成管道基础数据管理平台,整合管道巡检、阴极保护、光纤预警、泄漏监测、洪水预警系统,实现风险提前预测,隐患提前预警,应急自动触发,提升管道风险管控水平,稳步有序推进试点开展数字化管道建设工作。

编辑部:感谢崔总的分享。


上篇:

下篇:

关于我们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广场南路77号3026室 邮编:730030 邮箱:guandaobaohu@163.com
Copyrights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管道保护网 陇ICP备18002104号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3034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3034号
  • 95_95px;

    QQ群二维码

  • 95_95px;

    微信二维码

咨询热线:1871981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