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漏磁内检测需满足的条件
来源:《管道安全保护》2025年第1期 作者:李扬 时间:2025-7-5 阅读:
管道内检测被誉为对管道的“体检”,因其能较为系统、全面的检测油气管道存在的管体缺陷而被广泛应用,检测结果可用于准确指导对不可接受管体缺陷进行定位、开挖和修复,从而保障管道运行安全。GB 32167―2015《油气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规定管道投产后3年内应完成首次完整性评价,此后定期开展管道完整性评价并且应优先采用内检测方法。
漏磁内检测是目前钢质油气管道内检测最常用的技术,可检测管体上的常见内外腐蚀和坑状缺陷、机械损伤和划痕、焊缝异常、异常开孔等缺陷的位置和尺寸大小,以及套管、补板、阀门、三通等管道附件的位置。虽然相比其他完整性评价方法具有诸多优点,但受限于管道设计和运行条件,不是所有管道都能实施漏磁内检测。通常需要满足以下八个方面的要求。
(1)管径。目前国内最小口径、最大口径的漏磁内检测器分别为114 mm、1422 mm,管径小于前者和大于后者的管道暂不能开展漏磁内检测。
(2)收发球筒。收发球筒(图 1)尺寸在满足相应规范要求的基础上还应具备表 1所列条件。
图 1 收发球筒示意
表 1 收发球筒应具备的条件
(3)三通。开孔直径大于30%管道外径的三通应设置挡条。套管三通开孔区域轴向长度应不大于管道外径。相邻两个三通的中心间距应大于公式( l=1.5D+(d1+d2)/2,l 为相邻两个三通中心间距;D 为管道外径;d1、d2为两相邻三通的开孔直径)计算值。
(4)弯头。管道弯头的曲率半径应满足相应规格检测器的通过性能指标,如应大于4倍管径。相邻弯头间的直管段长度应大于管道外径。
(5)阀门。管道沿线各阀门应开启灵活,在清管、检测期间应保持全开状态。处于全开状态的阀门内径应满足检测器最低通过性能指标。当管道沿线安装有自动开启、关闭功能的阀门时,在实施清管检测期间应关闭其自动功能。当管道沿线安装有单向阀时,在实施清管检测期间应锁定在全开状态。
(6)管道斜接。管道斜接角度不应超过检测器的通过性能指标。
(7)直管段变形。管道直管段变形量不应超过检测器的通过性能指标,如15%管径。
(8)管道运行环境。检测器运行期间,管道运行压力、管道介质运行温度应满足检测器正常运行要求;管道输送流量应保持平稳且满足检测器运行速度的要求。
作者简介:李扬,1986年生,硕士研究生,中油管道检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资深检测专家,主要从事管道内检测工作。联系方式:13503167133,jc_liyang@cnpc.com.cn。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