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写上图片的说明文字(前台显示)

18719811719
  • 内页轮换图
  • 内页轮换图
  • 内页轮换图

管道研究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企警民关系研究

共担 共建 共赢

来源:中国石化中原油田 作者:杨美恒 宋玉修 时间:2018-4-13 阅读:

——对油地和谐关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中国石化中原油田

地下是国家的石油,地上是农民的庄稼 。国家发展需要石油, 农民生存需要庄稼。孰重孰轻, 是摆在石油企业和当地政府、 油区群众面前的一道难题。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 石油企业与地方保持长期和谐的关系, 对双方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多年的实践证明, 石油企业的建设和发展, 不但能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宝贵的油气资源, 也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而与此同时, 离开了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支持, 石油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 必将困难重重, 举步维艰。

只有企地双方“共担、 共建、 共赢”, 才能实现双方和谐, 才能实现共同发展。

思考一: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共同担负肩上的重任

企地关系是社会组织关系的一种重要组成要素。 企地关系的和谐, 不仅关系到民主法治和公平正义, 也关系到当地社会的安定有序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企地和谐关系建设, 不仅影响到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和供给保证, 影响到中央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益, 也影响到企业与民众的关系,影响到社会的稳定。 因此, 企地双方必须提高思想政治觉悟, 切实履行各自肩上担负的重任。

驻地国有企业作为当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不断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 发挥自身优势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为社会创造财富, 真正做到“开发一地、 造福一方”。 曾经“春风不渡”的玉门、 “戈壁滩上”克拉玛依、 “茫茫草原”的大庆、 “盐碱滩上”的胜利等等, 随着一个个石油企业的开发建设, 使一个个小村庄、 小乡镇变成了具有远大发展前景的新型城市。 而城市的发展建设, 又带动了周边各种产业的发展, 解决了周边乡镇、 村庄大量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等等, 促进了整个社会的稳定。 中原油田所在地——河南濮阳, 过去是一个位于黄河滩区的全国贫困县, 油田投入勘探开发30年后的今天, 濮阳已成为荣获“全国卫生城市”等多个荣誉称号的新型城市。 中原油田不仅是当地政府的利税大户, 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而且发展培育了中原大化、 中原乙烯等一大批工业企业和相关产业, 特别是油田生产的天然气为当地及其周边城市带来了清洁能源, 美化了城市的居住环境和投资环境。

关心、 支持石油石化企业的建设和发展, 就是关心、 支持国民经济的发展。 强化对企业的协调服务功能, 以优质的服务为企业营造良好的社会秩序和市场环境, 是企业所在地政府的份内之责, 也是支持国家经济建设的具体体现。 目前,石油企业驻地政府都设立了油区工作办公室等工作机构、 建立健全了企地联席会制度等, 解决了很多制约企业发展的问题。 濮阳市范县的一个开放式地摊农贸市场, 占压中原油田输气管道达200余米, 既影响输气管道的安全运行, 也存在巨大安全隐患, 曾被国家有关部门列为督办清理项目。 在实施输气管道改线施工过程中, 当地政府主动承担了管沟开挖任务, 并为油田免除了所有改线新占土地的青苗赔偿款。 现任濮阳市市委书记段喜中同志要求地方干部群众强化的“三种意识”, 或许是对这一关系的最好诠释: 强化油田建市、 油田兴市、 油田强市意识, 强化油地一家、 油地共荣意识, 强化服务油田、 支持油田、反哺油田意识。

共担: 增强大局意识,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能源安全至上、群众利益至上的观念,正确处理好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关系,是企地双方的共同责任。面对国家、社会赋予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企地双方的各级管理者、决策层要有宽阔的胸怀、远见的眼光、高度的觉悟,跳出行业和地域的边边框框去谋划、去思考、去运作,就一定能收到对双方都有利的结果。

思考二:搭建互信合作平台,共同创建良好的环境

企地关系问题, 涉及到油气资源所在地各级地方政府、 石油企业以及油气资源所在地人民群众、 相关地方企业等众多社会主体,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特别在当前社会经济成分、 组织形式、 就业方式和利益关系日趋多样化的前提下, 企地双方必须加强沟通、 增进互信、 建立友谊、 互帮互助, 共同为双方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建立完善的交流渠道。 石油石化企业高层领导在很多场合都不断强调: 要加强与地方党委、 政府的汇报沟通, 主动接受领导, 争取政策支持, 妥善处理企地关系, 营造和谐的外部发展环境。 “主动”“沟通”是其中的关键词, “主动”是态度, “沟通”是行动。 目前石油石化企业同当地各级党委、 政府都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 有了沟通、 交流的渠道。 但渠道是否畅通,关键还在于企业是否主动沟通, 而不是“等政府”。 “企业再大也是企业、 政府再小也是政府”。 企业的主动既是一种需要, 也是一种尊重。 只有主动汇报, 政府才能知情, 才能帮助企业解决问题。 中原油田曾经是中石化所属油田企业中电力成本最高的油田,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地方电网用油田电网供电, 计量难、 收费难、 流失严重。 为解决这一历史“顽疾”, 中石化决定在中原油田实行电网改造试点。 为此, 中石化高层、 油田领导和相关部门多次同河南、 山东两省政府领导、 有关部门沟通、 汇报, 由油地双方共同出资完成了这项庞大工程, 在居民小区逐年增多的情况下, 油田的用电总量从2004年的20.88亿千瓦时下降到2012年的15.25亿千瓦时, 创造了巨大经济效益。

共同开展创建活动。 平安创建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企地双方应把创建活动作为一个整体来安排部署, 把企业创建活动纳入到政府创建活动中。 企业要主动接受政府的领导、 监督和考核, 同时也可以利用自身技术、 资金的优势打造创建亮点, 带动创建活动整体推进, 共同提高。 2009年, 河南省开展了以创建“平安社区、 平安街道”等为主要内容的“平安之星”创建活动, 中原油田积极参与到濮阳市创建活动中, 组织开展了“平安井场”、 “平安井队”、 “平安油区”等一系列创建活动, 所打造的“平安亮点”已成为上级领导到濮阳市检查指导工作必看之地, 既提升了自身创建水平, 又配合、 支持了政府的整体创建工作。

互帮互助增进感情。 深厚的友谊是推动工作顺利开展的情感纽带。 企业和政府的领导、 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以及企业职工和周边村民, 都需要在日常加强联络和沟通, 增进了解, 增加感情,加深友谊。 只有这样, 才能把对方的事当成自己事来办, 逐步形成“油地一家亲”的良好氛围。2008年, 河南省遭受50年一遇严重旱灾, 中原油田积极筹备支援抗旱资金300多万元, 累计为当地473个行政村的村民浇麦4.5万余亩, 有效缓解了当地群众的燃眉之急。 从复耕土地、 减少污染,到帮助村民收庄稼、 焊接农具……这些在许多人看起来的“小事”, 对老百姓来说却是关系到生存的大事, 必须用心把这些“小事”解决好、 处理好。 因为, 正是这一个个小事的日积月累, 在人们心中培育了和谐共处的希望, 增进了企地双方的感情, 增强了企业职工和油区群众之间的感情, 进一步促进了和谐共建。

共建:工农共建是石油企业的光荣传统,也是石油企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基本经验之一。企地双方特殊的地缘关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依存关系,决定了双方必须找到目标、利益的契合点,并围绕这个“点”开展企地共建工作。驻地企业要放下架子,主动同当地政府交流沟通,交朋友、增友谊、争取理解和支持,力所能及帮助解决关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共同营造平安和谐、共同发展的大环境。

思考三:探索长效机制建设,共同创造“双赢”的未来

鉴于石油企业行业的特殊性, 毋庸讳言, 只要石油企业勘探开发建设进行一天, 企地矛盾纠纷就会存在一天。 因此, 必须切实认识和谐建设的长期性、 艰巨性, 不断探索和建立完善和谐建设长效机制。

规范合作机制。 在宏观经济发展目标上协调一致, 在发展理念上相互理解、 支持、 合作, 在机构措施上具有健全的企地关系协调机构, 在主观上有追求和谐双赢的主体诉求等等, 是新形势下建立企地合作机制的基本要素, 也是共谋发展的必由之路。 2010年12月, 中原油田与濮阳市鉴订了战略合作与发展框架协议, 确定在共商发展规划、 共谋产业发展、 共建美好家园、 共促基层发展、 共议人才联用、 共筑平安和谐等6个领域和重点开展深层次战略合作, 为双方相互融合、相互支撑、 互动发展搭建了广阔平台。 此后, 濮阳市人民政府又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综合协调维护油田企业生产秩序的通知等文件, 明确规定,对在油田吃拿卡要、 无理阻挠施工等行为严肃处理, 规范了基层政府和村民行为, 为油田生产创造了良好外部环境。 规范合作方式、 规范合作渠道, 不仅仅是企地深层次合作的需要, 也是避免企地纠纷的现实措施。 以工农赔偿未到位为由干扰企业生产施工, 几乎是目前油区工农纠纷的全部,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企业的各类赔偿款不能及时到达村民手中, 必须在企地合作过程中尽快加以规范。

保持高压态势。 国家组织开展的油气田暨输油气管道整治专项行动已进行了10年, 油区的治安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但受油价居高不下等因素的影响, 影响油区治安秩序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仍不会短期内从根本上杜绝。 因此, 必须继续发挥好油地公安机关的主力军作用, 在油区持续保持高压态势, 不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 据说, 全国第一例长输原油管道打孔盗油案件就发生在河南省濮阳市, 自此以后, 濮阳就成为打孔盗油的重灾区, 多年屡打不绝, 引起国家和省市公安部门的高度重视, 决定予以严打严惩。 2006年10月26日, 河南省焦作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判大会在中原油田油区召开, 对犯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的河南省濮阳县农民李某某等4人宣判了死刑,也是全国第一个因打孔盗油被判处死刑的案例,强有力地震慑了油区各类违法犯罪。 目前, 整个中原油田油区一年只有十起左右的打孔盗油案件。油区治安环境的不断优化, 石油石化企业自然是最直接的受益者。 企业要制定出台一系列奖惩考核办法, 充分调动油地公安机关打击涉油违法犯罪的积极性, 不断加强同检法机关的沟通力度, 加大惩治惩罚力度, 震慑犯罪分子, 有效减少涉油案件的发生, 尽最大努力保护国家油气资源。

强化法制宣传。 石油企业大都在比较贫穷落后的地方开发建设, 当地群众的思想观念、 法制意识等相对也比较落后, 认为国有企业“家大业大、 拿点儿用点儿没啥”, 没有认识到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 比如, 过去油区村民经常私拉乱接盗窃油田电力, 认为“油田把农民的地都占完啦, 用点电还不行吗? ”。 如今, 通过多年法制宣传, 农民也认识到, 电力也是国家资源, 偷电也是犯罪行为, 都自觉使用农用电网用电。 近几年的实践证明, 不断在油区群众中加强法制教育, 是一项治标又治本的有效举措, 必须采取多种方式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通过强化法制宣传教育, 使油区群众知法守法不犯法、 支油爱油不偷油, 培养淳朴民风, 引导村民从“依油致富”观念向“勤劳致富”观念转变, 逐步实现油区治安秩序的长治久安。

共赢: 石油石化企业与当地政府实际上形成了利益共同体,企地和谐、一荣俱荣。建立长期稳定的和谐关系,就要注重换位思考,创新合作机制,拓展合作领域,丰富合作方式,探索长效机制建设,实现“双赢”目标。 

《管道保护》2013 第 1 期(总第 8 期)

上篇:

下篇:

关于我们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广场南路77号3026室 邮编:730030 邮箱:guandaobaohu@163.com
Copyrights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管道保护网 陇ICP备18002104号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3034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3034号
  • 95_95px;

    QQ群二维码

  • 95_95px;

    微信二维码

咨询热线:1871981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