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管道“72小时”抢修标准体系研究
来源:《管道保护》杂志 作者:张鹏 姜进田 刘庆亮 潘涛 时间:2018-7-9 阅读:
张鹏 姜进田 刘庆亮 潘涛
中亚管道有限公司
中亚天然气管道作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思想的践行者,安全平稳运行意义重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公司提出“72小时”抢修时效目标,依托标准化管理,构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油气管道抢修体系,以确保在事故发生后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向国内输气,最大限度降低事故影响。
1. 指导原则
中亚管道抢修标准化建设按照建设国际先进管道运营公司的战略目标,依据管道抢险从发现到组织抢修、运行调整、保障下游供应、各方协调应对的处置规律,结合自身情况,确立了全面标准化抢修建设的指导思想。通过抢修标准化建设,造就一支技术过硬,作风优良,连续作战,保障有力,快速反应,能打硬仗的抢修队伍,实现“工作讲程序、设备比完好、演练重实效、培训看效果、抢修要速度、维修比及时”的目标。
2. 抢修标准体系构建
中亚公司认真研究管道所在国的管道管理法律和规范,吸收国际先进经验,研究适用快速抢修技术,形成企业标准规范。同时加强合资公司操作员工培训,从组织上、思想上落实标准体系文件,确立了以自身抢修能力为核心,以应急预案为纲领,以应急机构为基础,以应急平台为支持,以法律标准为保障的“五位一体”抢修管理标准化管理体系。
2.1 以自身抢修能力为核心
公司在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分别建立了四个抢修中心,并实现了抢修标准化管理。提出了“九化”管理的要求,即:维护保养制度化、检修作业规范化、设备物资集装化、设备操作规程化、抢修作业程序化、抢修演练实战化、线路管理数据化、资料管理信息化和学习培训经常化。
中乌、中哈合资公司严格执行《中亚天然气管道维抢修体系建设规划》方案,按照规划要求落实“人员、设备、物资、预案、演练”,稳步提升抢修综合实力。抢修中心实现了机构健全、人员到位,设备齐全、保养完好,储备充足、工具齐全,依托落实、支持有力,已经具备“72小时”抢修能力要求。建设成为“反应迅速、决策科学、处置有效、保障有力”的专业抢修队。
2.2 以应急预案为纲领
公司建立完善应急预案体系,设置总部、企业和站队三级,每个层级分为总体、专项和处置三类。
图1 中亚管道公司应急预案体系
总体预案是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是公司应对重特大突发事件的规范性文件,为公司各专项应急预案、公司所属单位应急预案提供指导。
专项应急预案主要应对特定类型突发事件,具体解决特定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问题,是总体预案的支持性文件。
所属单位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主要针对本单位各类突发事件,特别是针对恐怖袭击、绑架勒索、罢工骚乱、紧急撤离等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制定的应急处置预案,与公司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相衔接。
站内和抢修中心应急预案以现场设施、活动或场所为具体目标,要求具体、细致、严密,强调具体的应急救援对象和应急活动的实践性。
公司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和演习、实战中发现的问题,至少每年修改1次应急预案,并对各所属单位的应急预案实行逐级报备和不定期审核制度,以进一步推动应急预案的持续改进。
2.3 以应急机构为基础
抢修管理体系按照三个管理层级和六大应急系统的基本框架建设实施,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应急指挥都在这个应急管理框架下进行。对紧急事故事件的处置强调“第一反应”,以现场应急和现场指挥为主,公司级别的应急以统一协调为主,不再针对具体事故事件的处理。
(1)应急组织机构
公司应急组织机构由应急领导小组、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应急职能部门、应急专家组、公司所属单位应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现场应急工作小组组成,如图2所示。
图2 中亚管道公司应急组织体系图
(2)应急响应流程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时,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将启动应急响应程序:发生Ⅰ、Ⅱ级突发事件;发生Ⅲ级突发事件,所属单位请求给予支援或帮助;受所在国当地政府或相关方应急联动要求。
应急响应的过程分为接警、判断响应级别、应急启动、控制及救援行动、扩大应急、应急状态解除等步骤。Ⅱ级突发事件按照相关专项应急预案的要求实施应急处置。当Ⅱ级突发事件的事态无法有效控制时,按照有关程序向海外勘探开发公司或集团公司请求扩大应急响应。
2.4 以抢修标准规范为保障
公司制定了梳理国内外现有技术,研究适用快速抢修技术,于2013年完成了《钢制天然气管道维修和抢修施工技术规范》,及时支持了合资公司抢修体系建设。在编制自身抢修体系标准基础上,组织抢修管理专业人员定期赴管道局抢修分公司开展抢修管理技术标准讨论,并根据QHSE体系建设要求,编制1个程序文件,2个作业文件。
图3 中亚管道抢修标准体系
2.5以应急平台为支持
应急管理信息系统是管道应急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支持工具。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应急信息上报、远程视频监控、应急基础资料、事故动态信息、专家远程支持等8个大类11个应急管理信息子系统,其中包括基于Google的地理信息系统、三维应急信息展示是中亚天然气管道应急信息平台技术开发部分。
应急指挥平台本着“平时分析、紧急决策”的核心原则,以空间地理信息为横轴和各相关部门业务数据为纵轴,实时记录管道各个节点状态,构建中亚管网大数据源,为管道健康状况分析、优化运行、潜在风险排除、事故溯源提供事实基础。紧急状态时,采用协同与共享模式,以事故现场为基点、以应急抢修为核心、以应急预案为基础,以后果动态预测为指导,充分利用和调动区域现有抢修力量和资源,通过高度集成的应急指挥中心统筹兼顾和合理部署,在管道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迅速组成高效、迅速的抢修队伍,奔赴事故地点开展抢修,并能通过先进的数据和通信交互形式,适时调整和完善抢修方案,圆满完成抢修任务。
3. 实践效果
中亚管道公司通过标准化抢修建设,建立了基于自身“72小时”抢修体系。
(1)确保能源大动脉畅通
2016年1月中哈管道A线PTS1b出站绝缘接头发生泄漏事件,公司统一调控、统一指挥,中哈合资公司启动应急抢险,历经104小时恢复生产。2016年10月中乌合资公司布哈拉抢修中心承担了中乌管道铁路穿越处氮气置换、切管、组对、焊接作业,4处焊口均一次性合格。12中哈合资公司组织对B线361Km管道环焊缝裂纹缺陷进行换管维修,用71.3小时完成管道放空、氮气置换、换管维修、恢复生产全过程。2015年-2016年中哈合资公司利用复合材料修复技术完成了中亚天然气管道ABC线28处本体修复,未对管道运行造成影响。通过实战应急抢险和干线换管施工作业,提高了队伍的应急抢修能力。
(2)中石油标准走出国门
公司以项目为依托,推动油气管道抢修标准“走出去”,提高国际话语权。2012年制定《钢质天然气管道维抢修技术规范》后,持续与所在国对标,邀请有关专家来国内开展技术交流,推动所在国修改现有抢修法规。2013年,“在线抢修规范”在哈萨克斯坦获得通过,并修改该国的抢修技术国家标准。
通过中亚跨国管道抢修体系的建立,提升了中国石油标准的影响力,最终实现了企业间、国家间标准互认。
(3)技术标准保障抢修能力
公司研究并形成的一套完整性的抢修技术标准,成为中亚管道抢修时效的重要保障,焊接技术解决了管道抢修焊接难题。快速抢修和在线抢修作业方案,实现了在合资公司落地,推动抢修技术革新,提升了管道抢修效率。通过推广《天然气管道局部氮气置换维抢修技术规范》,进一步完善天然气管道的抢修技术,减少抢修时间,保证抢修安全。
(4)标准化提升管理水平
通过抢修管理标准化,树立全新的抢修管理理念。标准制定培养了大批现场抢修技术骨干,建立了抢修设备模块化集装管理模式和抢修技能竞赛机制,保证了“72小时”抢修实效。下一步将把抢修技术标准翻译为中、英、俄三种版本,推动成为集团公司多语企业标准,助力海外油气管道工程项目“企业标准互认”。
参考文献:
[1]. 贾韶辉, 周利剑, 郭磊, 等. 基于完整性数据库的管道应急信息化技术[J]. 油气储运, 2016, (7): 55-58
[2]. 石蕾,郝建斌,郭正虹. 美国油气管道抢修应急响应程序 [J]. 《油气储运》, 2010, 29(12):881-884
[3]. 徐明伟,张玲玲. 油气管道应急抢修标准化管理实践与探索[J]. -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
[4]. 王瑞利,马骏宏 -油气管道应急抢险体系构建和发展[J]. -中国油气储运技术交流大会– 2012
作者:张鹏,中石油中亚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管道保护》2017年第5期(总第36期)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