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写上图片的说明文字(前台显示)

18719811719
  • 内页轮换图
  • 内页轮换图
  • 内页轮换图

管道研究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隐患整治研究

从青岛高雄管道特大事故看隐患整治

来源:《管道保护》杂志 作者:董绍华 王东营 曹兴 时间:2018-7-2 阅读:

董绍华 王东营 曹兴

北京天然气管道公司


2013年11月22日10时25分,位于山东省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石化管道储运分公司东黄输油管道泄漏原油进入市政排水暗渠,在形成密闭空间的暗渠内油气积聚遇火花发生爆炸,造成62人死亡、13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75172万元。2014年7月31日晚间至8月1日凌晨台湾高雄市前镇区发生可燃气体泄漏连环爆炸事故,造成28人死亡,2人失踪,300人受伤。

事故教训与反思

这两起事故虽然发生地点不同,管输介质不同,但事故的原因却非常相似,都是因为管道发生泄漏,大量可燃气体沿着城市排水管网扩散,在密闭的空间里浓度达到爆炸极限,遇着火源而发生爆炸。然而,在看似简单的事故背后,其管理等深层次原因更需要我们深刻反思。

一是市政规划与公共安全管理问题。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及城市快速扩张,油气管道与居民区毗邻、交错的问题日益突出,对区域的安全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也不利于城市的长远发展。城市政府应统筹考虑市政规划与管道的公共安全问题,对其安全、环境状况进行整体评估、评价,通过科学规划合理调整布局,提升城市安全保障能力,保证管道运行的合法、合规。对不符合 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要求的,要立即制定整治方案,尽快组织实施。油气管道规划建设必须符合油气管道保护要求,并与土地利用整体规划、城乡规划相协调,与城市地下管网、地下轨道交通等各类地下空间和设施相衔接,不符合相关要求的不得开工建设。

二是高后果区管理问题。 如何采取安全措施保障人口稠密区的管道安全,实现人口与管道和谐发展,是国内外油气储运行业面临的难题,解决起来非常棘手,它往往涉及到复杂的历史原因。应从加强管道风险管理入手,借鉴国外管道公司升级管理的标准和法规经验,对管道地区等级升级问题进行系统研究。

三是密闭空间管理问题。 对市政设施与管道交叉、并行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应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对在役油气管道,特别是老旧油气管道强化检测检验与隐患治理,对与居民区、工厂、学校等人员密集区和铁路、公路、隧道、市政地下管网及设施安全距离不足,或穿(跨)越安全防护措施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的,要落实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限期更新、改造或者停止使用。

四是油气管道应急管理问题。 油气管道企业领导要带头熟悉、掌握应急预案内容和现场救援指挥的必备知识,提高应急指挥能力。根据输送介质的危险特性及管道状况,制定有针对性的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并定期组织演练,检验预案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人员专业素质,配套完善安全检测及管道泄漏封堵、油品回收等应急装备,对于原油泄漏要提高应急响应级别,在事故处置中要对现场油气浓度进行检测,对危害和风险进行辨识和评估,做到准确研判,大家盲目处置,防止油气爆炸。

五是安全科技应用水平和设防标准问题。重点开发管道泄漏监测技术,加快安全保障技术研究,健全完善安全标准规范。组织力量加快开展油气管道普查工作,摸清底数,建立管道信息系统和事故数据库,深入研究油气管道可能可能发生事故的成因机理,尽快解决油气管道规划、设计、建设、运行面临的安全技术和管理难题。开展油气管道安全法规标准、监管体制机制对比研究,完善油气管道安全法规法规,制定油气管道穿跨越城区安全布局规划设计、检测频次、风险评价、环境应急等标准规范。开展油气管道长周期运行、泄漏检测报警、泄漏处置和应急技术研究,提高油气管道安全保障能力。

六是管道完整性管理推广应用问题。管道完整性管理作为管道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完整性管道技术的方法、风险识别与评价、设备设施完整性监测、检测评价等已经成为管道企业有效发现风险隐患的主要技术措施,经过国内外十余年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青岛高雄两次特大事故暴露了造成油气管道的泄漏、腐蚀等风险因素仍然没有被有效识别和发现,说明管道完整性管理的理念、方法推广应用仍有较大差距。

任何科学开展隐患整治

管道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青岛、高雄管道爆炸事故给我们再次敲响警钟。应充分运用完整性管理手段,科学开展隐患排查整治,使管道更安全、更可靠、更高效。


——强化定量风险评估技术的应用,准确发现风险。目前国内主要采用定性风险评估和半定量风险评估的方法,不能科学有效的识别和评估风险。尤其突出表现在站场方面,然而国外站场风险评价已普遍采用定量风险评估方法,需进一步完善。

——开展管网可靠性管理和评价,保障运行安全。管网系统的可靠性不仅是管网本身的问题,还会受到自然环境、外界环境、区域发展等的影响,如遭遇暖冬时会造成销售压力,遭遇寒冬时则会带来保供风险。当一个重要储运设施发生故障,通过制度设计保证整个管网的顺畅运行。

——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保障高后果区公共安全。沿线经济发展和人口扩张,导致管道地区等级发生变化。此时应通过提升管道本质安全来保障高后果区安全,科学设计高后果区应急预案,实行“一区一预案”“一风险源一预案”。为此要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记录、分析、掌握管理风险数据,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企业在这方面还很薄弱,已得到重视和加强。


——制定完善企地联合应急救援预案。管道运营公司、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依标准设计,按标准作业,依标准管理。全面评估油气管道外部存在的安全风险,制定有效措施,对隐患进行排查治理,重点是输油气管道、城镇管网与排水暗渠的交叉工程。建立油气管道事故救援油地联动网络,通过演练不断提高维抢修队伍的应急救援能力。

(作者:董绍华,中石油北京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科技信息处处长;王东营,中石油北京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科技信息处高级工程师;曹兴,中石油北京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科技信息处工程师)

 2014年第6期(总第19期)

上篇:

下篇:

关于我们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广场南路77号3026室 邮编:730030 邮箱:guandaobaohu@163.com
Copyrights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管道保护网 陇ICP备18002104号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3034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3034号
  • 95_95px;

    QQ群二维码

  • 95_95px;

    微信二维码

咨询热线:1871981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