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写上图片的说明文字(前台显示)

18719811719
  • 内页轮换图
  • 内页轮换图
  • 内页轮换图

管道研究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典型案例研究

青岛输油管道11.22事故警示 ——加快推进油气管道安全运行管理建设

来源:《管道保护》杂志 作者:文雯 彭星煜 夏炜 李骁 彭蕾 时间:2018-7-5 阅读:

文雯1 彭星煜1 夏炜2 李骁3 彭蕾1

1:西南石油大学 2: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东北气矿 3:中石油西气东输管道公司


2013年11月22日凌晨3点,位于黄岛区秦皇岛路与斋堂岛路交汇处的中石化输油储运公司潍坊分公司输油管线发生泄漏,泄漏范围覆盖斋堂岛路约1000平方米,部分原油渗入雨水管线流进胶州湾海域,海面过油面积约3000平方米。当日上午10点30分,黄岛区海河路和斋堂岛路交汇处发生原油爆燃,同时在入海口被油污染海面上发生爆燃。此次事故共造成62人遇难,136人受伤。

经过国务院有关部门、山东省委和省政府、青岛市委和市政府的联合调查,初步分析这起事故存在以下问题。其一,输油管道与市政管网交叉重叠,长期未能排查整改,埋下安全隐患。其二,企业安全隐患排查不落实,对原油管线疏于管理。其三,应急处置措施不当,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

“11•22”特别重大事故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都及时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山东省和有关方面组织力量全力搜救伤员、查明事故原因、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同时,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栋梁就此次事件提出了四个为什么。一是为什么会发生泄漏。泄漏的原因是什么,直接原因是什么,管理上的原因又是什么?二是为什么泄漏的原油会进入市政排水涵道。是规划的问题,还是设计的问题;是技术上的问题,还是管理上的问题;是企业的问题,还是政府的问题?都必须查清楚。三是为什么泄漏后没有及时采取安全防范措施。为什么不警戒,为什么不封路,为什么不疏散群众,为什么不通知群众?从发现泄漏到爆炸,有七个小时左右,时间比较长。为什么这些措施都没有采取?要查明原因,落实责任。四是为什么会引起爆炸。爆炸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这起原油管道泄漏爆炸事件毫无疑问是一起重大安全责任事故。该事件反映了相关企业和政府管理部门对油气管道安全生产重要性认识不高、重视不够、制度不实、管理不到位的问题。事故所导致的严重后果触目惊心,因此加快推进油气管道安全运行管理建已设刻不容缓。

1、我国油气管道安全运行存在的隐患

通过对国内外油气管道事故发生的统计分析表明,油气管道的安全运行存在着多方面的安全隐患,其中最主要的安全隐患来自以下三个方面。

(1)第三方施工和非法占压油气管道在设计及施工等阶段应严格按照当地政府的建设规划进行,避免近距离平行布置、交叉穿越以及同沟铺设等情况出现工程间的交叉影响。第三方施工也会导致安全隐患,如安全距离不足、管线损伤 、爆破等。此外,在管道两侧五米内搭设违章建筑、管道沿线打孔盗油等也都会对管道造成安全隐患。

(2)自然灾害以及社会活动对管道的破坏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地域广阔,服役环境复杂,容易遭受自然灾害影响发生失效破坏,往往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以及生态环境破坏和人员伤亡。另外,恐怖袭击以及故意破坏等成为了管道安全运行又一个潜在隐患。

(3)设计、施工以及系统操作的不当设备的材料选择不合适,施工的质量监督不合格,均会给管道造成安全隐患,从而带来管道本体质量缺陷、焊缝缺陷及管道的防腐层破坏等。此外,在管道运行的过程中操作不当,如管道阴极保护失效、管道误操作等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

2、加快推进管道安全运行管理工作建设

我们应该汲取青岛输油管道爆炸事件的惨痛教训,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从政策、技术、管理等方面对政府、企业及相关部门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制定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管道安全运行管理对策,加快推进我国管道安全运行管理工作的建设。

(1)学习国外先进管理经验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管道法规和标准体系,我国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管理水平都存在一定差距。美国是世界上拥有油气管道最多的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管道安全技术法规,建立了完善的标准管理体制,值得研究和借鉴,详见表1。

由上面的对比可知,我国并不缺乏管道方面的法规、标准,随着我国油气管道事业蓬勃发展,已经建立起包括国务院条例及劳动部、国家经贸委、国家质检总局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在内的管道法规体系,涵盖设计、材料、施工、运行、腐蚀与防护、安全、节能、维抢修等技术的管道标准体系。但是对比美国的油气管道安全运行管理体系,我国还有很多法律、法规、行业标准需要进一步完善;同时相关法律与规范的执行力度和责、权、利的划分不够清晰。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① 无法可依。缺乏石油行业监管法律,不利于建立统一机构实施监管和规范市场行为;部分法规、标准存在内容重复、规定不一致、引用标准不统一和技术更新不及时的缺点,导致某些问题发生时对标准的选择存在争议。比如《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中规定管道左右5m范围内不得有任何建筑物与构筑物,这与《路权法》中对农民土地所有权的规定相矛盾,这与国外管道公司拥有管道两侧土地所有权不一样。这就需要我国相关部门制定新的法规、标准对类似情况作出明确指示。

② 有法难依。石油行业管理依赖行政规章和文件,缺乏权威性、前瞻性和稳定性;我国应设置相关管理机构,使其独立于政府部门并具备司法功能,建立起现代管理理论倡导的政策制定与执行分离的监管模式。

因此,在完善石油天然气管道法律、法规与标准的前提条件下,加强政府与管道公司的协同工作,实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和违法必究。

(2)建立多方联防机制

国内应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要求执行管道完整性管理程序,最大限度地确保管道安全,把管道安全运行提升到法律层面。加强管道沿线管道保护的宣传,向管道沿线的群众普及有关法律法规及管道破坏带来的严重危害,提高群众保护管道的意识。地质灾害、地震以及气象对油气管道均有影响,因而在国家层面上应把对油气管道有影响的相关部门联合起来,共同确保其安全平稳运行。此外,管道沿线打孔盗油现象是第三方破坏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建议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帮助沿线群众脱贫至富,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现象。

(3)推进新技术的研发与运用

据统计,管道内部腐蚀和外部腐蚀、焊接和管材缺陷、外部干扰是管道事故的主要失效原因。对于管道的内腐蚀,对输送的油气介质进行处理或在内壁涂覆防腐层等措施均可降低管道内壁的腐蚀;对于管道的外腐蚀,通常采用涂层保护和阴极保护,阴极保护法主要包括牺牲阳极法和强加电流法两类。同时,应建立全国事故数据库,根据事故诱因、危害及解决方案来进行分类归档,并将管道的历史运行参数录入各单位的子级数据库,为研究开发我国的管道风险评价体系做好基本数据准备。另外,可以通过建立统一直呼系统、国家管道地图系统等促进我国管道的安全运行。

(4)强化培训机制和应急演练

要做到平稳、安全输运。应对管理人员进行严格的岗位培训,提高他们的整体业务水平。以保证油气管线在某一稳定的动力系统和热力系统下进行输送,减少管道受到的破坏。误操作在管道事故因素中也占到很大的比重,应该让操作员明确自身职责及事故后果的严重性,最大限度的降低误操作带来的损失。管道还应进行分段监测与维护,成立应急队伍,定期进行管道事故应急演练,确保事故应急工作的顺利开展。此外,还应提高管道工程建设验收标准,从根源上杜绝此类隐患。

(5)建立应急能力评价体系

研究发现,目前管道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源是第三方活动破坏;因此认为“预防与应急准备”环节最为重要,说明应急管理中“预防为主、预防与处置并重”的理念已达成广泛共识;目前管道企业应急管理中相对薄弱的环节就是预防与应急准备阶段,因此应根据油气长输管道生产运营特点和主要风险,对管道失效风险数据进行分析;确定油气管道企业评价体系建立原则、评价框架;并采取实地调研、专家访谈的研究方法,广泛征求对评价指标设计及评价模型中各应急职能权重的意见,最终确定评价条款及权重,从而形成针对油气管道企业应急管理工作的评价体系。体系能全面地、科学地的评价管道企业应 急管理水平,对实现油气管道企业应急能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结束语

青岛输油管道爆炸事件是我国油气管道安全建设史上最为严重的事故之一,同时也是影响最为恶劣与受重视程度最高的重大安全事故。所有从事管道设计、施工、管理和科研的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与石油高校都应该深刻吸取这次事故的惨痛教训,彻底反思事故暴露出的管理问题,深入查找油气管道安全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加大隐患整改治理力度,提高安全预警机制,加强科研投入与新技术推广,全面推进油气管道完整性管理体系,切实提高我国管道安全运行管理工作的建设水平,努力建设和谐社会,确保能源的安全输送与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 ◢

作者简介:文雯,彭蕾,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

彭星煜,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油气储运所所长助理、博士;

夏  炜,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东北气矿质量安全环保科,副科长;

李  骁,中国石油西气东输管道公司苏北管理处生产运行科,副科长。

2014年第1期(总第14期)

上篇:

下篇:

关于我们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广场南路77号3026室 邮编:730030 邮箱:guandaobaohu@163.com
Copyrights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管道保护网 陇ICP备18002104号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3034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3034号
  • 95_95px;

    QQ群二维码

  • 95_95px;

    微信二维码

咨询热线:1871981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