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写上图片的说明文字(前台显示)

18719811719
  • 内页轮换图
  • 内页轮换图
  • 内页轮换图

管道研究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外管道比较研究

油气管道建设与运行一体化标准体系研究

来源:《管道保护》杂志 作者:刘冰 时间:2018-7-9 阅读:

刘冰

中国石油管道科技研究中心标准化研究所

标准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要素。目前我国企业的标准体系建设主要是采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混编在一起的模式。长期以来,这种标准体系模式使我国油气管道工程建设标准与运行管理标准衔接不畅,发展水平不一致,对管道工程质量和安全运营产生了一定影响。而国外知名能源公司如Shell、 Enbridge 和BP管道公司等所使用的标准是在已有内外部标准基础上进行摘录、修订、补充和认可形成的精简适用的企业内部一体化标准,解决了标准协调性、适用性和先进性问题,值得借鉴。

1 国内现状

综合标准化思想[1]在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传入中国,国内开展了相关研究并于1990年颁布了《综合标准化工作导则》系列推荐性国家标准, 2009年经过整合发布了《综合标准化工作指南》,规定了综合标准化的基本原则、工作程序和方法。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颁布了一系列关于企业标准体系建设的国家推荐标准,包括企业标准体系要求( GB/T 15496)、技术标准体系( GB/T 15497)、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 GB/T 15498)以及评价与改进标准( GB/T 19273)等。此外,还发布了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 GB/T 13017)和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 GB/T 13016)。这6项标准为中国企业建立标准体系提供了基本的思路和方法。

国内管道公司通常遵循这些国标开展准体系建设[2]。一般公司的标准体系中包含了油气储运专业的国标、行标和企标,同时还包含了其他如工程建设、仪表自动化、安全环保、计量等专业的国标、行标和企标,这些标准往往是由管道运营公司以外的单位主导制定的。

目前国内这种标准体系建设和标准化管理模式导致标准间不可避免的存在交叉、矛盾、冗余和不符合实际需要之处,横向协调、纵向统一的问题很难解决,特别是由于国标、行标更新较慢,修改程序复杂,涉及关键条款很难协商一致,难以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以油气管道站场防雷技术标准为例,相关标准包括: GB 15599《石油与石油设施雷电安全规范》、 GB 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T50601《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DL/T《电子设备防雷技术导则》等十余项。这些标准由不同的单位组织制定,相互间没有充分的沟通交流,导致标准间既有重复交叉,也有关键指标相互矛盾,如接地电阻的规定就各不相同。

2 国外现状

西方国家普遍采用强制性技术法规和自愿性标准相结合的标准化管理模式,国外Shell、Enbridge 和BP等企业在构建标准体系时,除必须要遵循的国家监管类法规外,企业完全自主编制一套企业标准体系,所有外部标准均经过了甄别、吸收、整合、修改、完善、提升之后固化到企业标准体系中,与企业自己编制的标准一起构成本企业标准体系。

以北美Enbridge管道公司为例[3],该公司对公开使用的1400余项外部标准进行摘录、修订、补充和认可,制定了内部标准手册,主要包括公司运行原则、工程建设和运行维护三大类共200余项(见图1)。公司内部只执行一套标准,每年不定期进行更新和完善。再以荷兰皇家壳牌公司为例[4],该企业标准体系的构建模式呈“金字塔”结构(见图2)。

3 国内外差异分析

国内标准体系建设模式注定标准在执行中因归口和起草单位不同而遇到一系列问题。而国外知名能源公司所使用的标准是在已有内外部标准基础上形成的企业内部标准手册,具有协调性、适用性和先进性。总的来说,国内外标准体系建设模式的差异主要有以下五点。

(1)标准体系建设源动力不同

国内企业标准体系建设是被动的,按国家规定要求自上而下开展;而国外则是企业自主开展的,以满足企业生产的需求为出发点。

(2)标准体系理念不同

国内企业标准体系内的标准是以企业外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主体,适当补充少量企业内部标准,一般是“能不自己编写就不编写”,“能用别人的就用别人的”;而国外企业则主要使用自己编写的标准,即使要用外部标准,也要经过企业的充分识别、修改、完善、补充,同时积极参加国际、国家和行业协会标准的制定,极力争取话语权。

(3)标准内容范围不同

国内管道企业更强调管道运行部分的标准规范,国外管道企业兼顾管道建设和运行标准,更强调全生命周期的协调一致和商业利益最大化。

(4)标准执行的效果不同

国内管道企业标准体系中的标准来源复杂,执行过程中对标准理解很难融会贯通;国外管道企业的标准基本上都是由执行标准的技术专家直接编制,“写我所做,做我所写,持续改进”,基本不存在执行不到位问题。

(5)标准文化不同

国内管道企业标准文化理念相对淡薄,对标准的重视程度企业间差别很大;而国外企业标准文化深入人心,标准是基本准则,是红线,不敢违背。而且标准已成为企业最核心的技术秘密,是企业的核心技术文件,受到企业从上到下的全员重视,企业员工将点滴经验固化到标准中,形成了良性传承的标准文化。

4 一体化标准体系框架的构建

管道企业开展标准一体化建设的总体思路是基于现有国标、行标和企标文件,在总结企业多年生产经验并结合当前生产需求的基础上,充分采纳国外管道标准化先进做法和最佳实践,自主重新设计和构建适合本企业的标准体系并以企业内部专家为主组织标准的编制。在此过程中,企业标准体系架构的构建尤为关键。

(1)基本原理和方法

管道标准一体化技术原理是根据系统工程理论和综合标准化方法,将管道全生命周期标准化要素进行专业和属性分类并重新组合,形成新的标准及标准综合体,实现标准化要素的简化优化和协调统一。为建设一体化标准体系,首先应当依据综合标准化原理进行顶层设计。

(2)标准化对象分解与归纳研究

开展综合标准化,首先要系统梳理整个油气管道系统的标准化对象,一体化单项标准的确定围绕标准化对象开展;其次要对标准化对象的相关技术要素进行分析,并研究相关技术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确定标准主要内容。

开展标准化对象及要素的分解、提取与归纳的主要方法是依据本体理论。通过标准化对象的分析分解,建立系统的标准化对象数据库,一方面为标准体系架构的搭建打下良好基础,另一方面也便于编制人员查询相关标准指标。

(3)一体化架构搭建

应用本体理论,对油气管道300余项国标、330余项行标、 260余项企标进行分解与标准化对象提取工作。共计需要梳理标准化对象4000余项,标准化对象属性要素30000余项,技术指标40000余项。通过梳理、归纳、合并等,将相关标准化对象归类为若干个大部分,作为构建一体化标准架构的重要基础,见图3。

企业的一体化标准体系架构应在全面系统梳理国内标准、借鉴吸收国外最先进的理念和做法、充分考虑最优化的实践方案基础上建立。一体化架构确认的标准将是企业最先进及最核心的技术,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借鉴国外石油企业标准体系构架建设理念,应按照管道生命周期进行划分,使企业标准覆盖设计、施工、营运和维护等所有环节。

5 油气管道标准体系优化改进

通过系统的对标研究,借鉴国内外适用、先进的标准,以原有标准体系近千项标准为基础,将其精简整合为10余个专业不到200项标准组成的一体化标准体系,其中包括新制定标准、整合标准、修订标准,建立油气管道全生命周期一体化标准体系。通过新制定、整合、对标优化和经验总结,不但能够涵盖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的所有方面,而且也可以促进企业标准理念的更新和全员标准化的主动性。

(1)根据业务需求,制定关键技术标准

依据企业的业务需求,制定新的标准,如制定纲领性标准《设计与运行总则》,在新技术转化方面制定《油气管道预警及泄漏监测技术规范》,另外采标制定《油气管道判废及废弃处置技术方法》等。

(2)整合优化,制定统一标准

从提高标准间的协调性、解决交叉矛盾和提升适用性角度,整合形成标准51项,整合3项标准制定统一标准《储罐操作维护修理规范》,整合分散条款制定《管道线路设计规范》,统一管道敷设要求,科研成果转化制定《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软件开发规范》。

(3)应用对标成果,提高标准水平

在编写一体化标准过程中,需要紧密研究分析对标成果的适用性,尽可能采纳适用的国外最佳实践,以此来提高整体标准的技术水平。例如:《原油管道设计与运行总则》借鉴国外先进理念,规定管道及管道配套系统的压力等级应保持一致,沿线地形较为平坦的站间管道可采用等压头设计。

《油气站场清管设施》针对支线清管国内缺乏标准,借鉴国外做法规定:蜡积聚较严重的原油管道,长度在2公里以上的支线应设置清管装置;对于较清洁的管道, 15公里以上长的支线设置一个清管装置。

《站场工艺设计基本原则》针对消防控制室和站控分开设置造成的管理不便,借鉴国外做法规定:站场消防控制室和站控室宜合并设置。

(4)固化成熟经验,完善标准内容

总结经验不但是为了推广,更是为了让好的做法得以传承。如随着管道建设发展,管道穿越施工中泥浆粘度需要考虑更多地质类型,粘度值也随着需求发生了变化, GB 50424-2007中所规定泥浆粘度值不能完全符合生产实践需求。一体化标准《管道穿越施工》根据生产经验对泥浆粘度进行了修改完善。

6 结论

应充分贯彻“综合标准化思想”开展顶层设计,采用本体理论对标准化对象及要素进行提取、梳理,以标准化对象为基础确定标准项目,以标准化对象相关要素为基础确定标准内容,同时对标准之间的关系进行优化、协调、组合,构建全面覆盖油气管道业务及全生命周期的一体化标准体系。

参考文献:

[1] 李春田,重温综合标准化,中国标准化[J],2009.03, 23-26.

[2] 姚伟.我国油气储运标准化现状与发展对策[J],油气储运, 2012, 31(6): 416-421.

[3] 刘冰、刘玲莉等,我国油气管道标准管理机制与北美的差异与思考,标准科学, 2010年4月, Vol.431(04), 53-57.

[4] 孙德刚.壳牌和BP石油公司标准化工作调研[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08(4): 14-16.

[5] 税碧垣. 企业标准体系建设新思路.第十五届石油工业标准化学术论坛[C],中国重庆, 2015.10.

(作者:刘冰,工学博士,中国石油管道科技研究中心标准化所副所长,高级工程师,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储运专业,长期从事油气管道安全技术、技术标准研究。 )

《管道保护》2016年第3期(总第28期)

上篇:

下篇:

关于我们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广场南路77号3026室 邮编:730030 邮箱:guandaobaohu@163.com
Copyrights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管道保护网 陇ICP备18002104号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3034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3034号
  • 95_95px;

    QQ群二维码

  • 95_95px;

    微信二维码

咨询热线:1871981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