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写上图片的说明文字(前台显示)

18719811719
  • 内页轮换图
  • 内页轮换图
  • 内页轮换图

管道研究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企警民关系研究

油区治安防范工作的几点思考

来源:《管道保护》杂志 作者:景璟 时间:2018-7-21 阅读:

景璟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


油区是油田生产的主阵地。油区治安防范工作直接影响着油田的生产和经营环境。通过对部分油区调查研究,笔者有了新的体会和认识。

油区治安防范关键在于制度创新

一是公安治保联动联防。 油田治保部门、 公安机关是维护油区生产治安秩序、 打击涉油犯罪的主力军。 双方采取“捆绑式”工作模式, 把主要力量放在油区一线, 探索建立了“流动警务室”这一油区治安管理新模式, 把力量整合在一起, 共同担负油区治安防范与治理任务。 本着“哪里治安问题突出就进驻那里”的原则, 在油区来回“流动”,坚持24小时执勤, 加强对井站的巡护, 及时处理油区治安问题, 不给违法分子可乘之机, 真正起到了保一方平安的作用。 采油四厂根据油区治安工作的需要, 在设置“流动警务室”的同时, 又对原“一区一警”治安管理模式进行了完善。 将原来的15个治安点按所属油藏经营管理区编制为6个油区治安室, 每个治安室承包若干个井站和单井点, 然后把全厂181名治保队员中50%以上的人员派驻到治安室, 长年吃住在油区一线。 同时, 文南派出所派遣6名公安民警分别承包6个油区治安室, 把警务工作推进到油区生产一线, 形成了优势互补、 快捷高效的新的“一区一警”治安管理模式。 由于治安室呈网状辐射于井站和单井点周围, 无论白天还是晚上, 油区任何一个地方出现干扰生产、 盗窃原油等案(事) 件, 距离最近的治安室接到出警任务后,10分钟内便能赶到现场。

二是干部职工携手防。 群防群治是油区整治的基础。 各油气生产单位建立了全员参与、 群防群治、 齐抓共管、 联合防范的治安防范网络。 主要包括: 生产单位夜间协助防, 建立了“巡、 看、 查、包”四项治安防范制度, 即加强夜间巡逻防范力度、 对高产井和重点井实施夜间重点看护、 夜间值班干部进行检查督导、 夜间值班人员对重点井和外输干线进行治安防范承包, 做到“想到、 走到、 看到”。 干部职工责任承包, 输油气管道单位严格落实承包责任制, 将所有乡镇企业、 集配气站和输油气管线纳入到各级干部和专人承包范围, 建立领导包片、 班组长包线、 职工包点制度, 使每口气井、每条输油气管线都有专人负责、 专人监护, 护线大队专职巡。 采取“低着头、 踩着线, 半个小时巡一遍”的工作方法, 每日一排查、 每日一核实、 每日一汇报, 排查结果由承包责任人与单位负责人签字认可后备案。

三是物防技防互补防。 物防、 技防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治安防范措施。 油田利用废旧油管、 套管、 钢丝绳等, 根据生产设施需要自行进行加工、改造, 用于油水井、 管线、 电缆、 电机、 抽油机部件、 配电柜等方面的防盗, 并购置井口防盗箱、 无触点节能配电柜, 对抽油机井口、 易窃电的抽油机线路进行反盗窃防范。 据调查, 目前油气生产单位共7441口油气水井的平均防盗率为19.30%, 422个管网阀组的平均防盗率达到93.10%, 3399个电机的平均防盗率为83%。 同时, 各单位根据自身情况,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技防措施, 建立健全了高科技防范网络。 油气储运管理处开发了原油集输“微机监控系统”、 原油输送管道“泄漏定位监测系统”,对管线泄漏、 打孔窃油、 低温、 高压等事故工况都能够及时报警, 定位精度≤300米、 最小泄漏量0.03升/秒、 反应时间20秒以下, 报警准确率达到了100%, 输差发现时间由原来的30分钟降低到现在的2分钟, 大大地减少了现场损油量。

四是教育惩治并重防。 在依法有效惩治违法犯罪的同时, 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培养法制意识, 是减少涉油案件发生的有效途径, 是最直接、最有效的“防范”办法。 以案说法, 开展法律警示教育。 坚持“外抓治理、 内抓管理”的方针, 一方面, 对涉嫌违法违纪的, 该移交司法机关的移交司法机关, 该给予行政处分的给予行政处分; 另一方面, 从治本的思路出发, 强化对职工的法制教育,培养遵纪守法、 遵守职业道德、 热爱油田的意识。送法下乡, 做到学法与工农共建相融合。 每到收获季节, 组织支农小分队, 深入农村修理农具、 帮助收粮; 每到节假日, 组织人员看望老红军, 慰问孤寡老人……用亲情感化油区群众, 密切油地关系。在开展工农共建时送法下乡, 把法律法规知识、 违法犯罪案例等印制成传单, 在开展支农工作的同时把法律知识也送到农村、 学校。 从娃娃抓起, 打牢油地和谐基础。 在节日、 纪念日组织油地双方的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观看法制宣传教育展览, 并请公安人员给学生上法制课, 让孩子们从小就养成维护油田和国家利益的好习惯。

油区治安防范的问题及对策

问题一: 治保队员老龄化。 目前, 油气生产单位共有治保队员1695人, 人均担负着5.3口油水井、 1.8公里输油气管线的防范和巡逻任务, 工作任务繁重。 其中年龄在37周岁以上人员占到了47.5%, 难以适应其担负的繁重任务。 对策: 招聘思想品德好、 身体健康、 年龄在35岁以下的油田待业子女充实治安队伍。 将年龄在45周岁以上人员统一调配至后勤辅助单位。

问题二: 侵犯治保队员人身安全事件时有发生。 2011年1月17日, 采油六厂治保队员黄滨等4人在进行掐电治理行动时, 遭到东明县刘楼乡北庞庄村的十几名不法分子围攻殴打, 造成黄滨左前臂骨折、 韧带严重损伤、 关节脱位, 其余3名队员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挫伤。 2011年8月16日, 采油二厂治保队员徐龙辉在协助公安机关抓捕批捕在逃犯罪嫌疑人崔某某的行动中被崔某某连砍两刀, 造成徐龙辉手背肌腱砍伤、 胳臂肌肉撕裂。 对策: 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尽快为油田治安保卫人员配备必要的防身器具, 主要包括加长防割防砍手套、 防割护腕护肘、 防刺背心、 橡胶棒、 防暴头盔等。

问题三: 治保队伍存在不稳定苗头。 油田治保队伍人数多、 责任重, 是油田的一个大工种。 但在油田举办的职业技能比赛中并未设立“治安保卫”这一工种, 使治保队员中的劳务工感觉没有奔头, 缺失工作积极性, 目前有不少人要求调出治保系统。 对策: 提升治保人员的地位和待遇, 为他们的进步创造条件, 并给予其中优秀者以评选先进和职务升迁的机会。

问题四: 治保部门车辆装备差。 油气生产单位治保系统普遍存在车辆少(约人均10人1台) 、车况差(车况较好车辆约占总数的25.4%) 等问题, 在打击涉油违法犯罪行动中, 经常出现“追不上、 抓不着”的尴尬局面。 另外, 严重老化的车辆, 对治保队员的人身安全也是一种重大威胁。 对策: 更新车辆直接装备治保系统, 提高应对、 处置紧急情况的能力。

问题五: 物防措施覆盖面不均衡。 如管网阀组防盗措施, 采油一厂、 二厂、 四厂、 五厂、 天然气产销厂均达到了100%, 但采油三厂为70.40%、采油六厂为72.70%。 油气水井防盗箱, 最高的采油六厂为41.90%, 最低的采油三厂为8.20%等等。对策: 由油田生产管理部门牵头摸底调查, 提出整体整改方案和措施。

问题六: 电子监控设施覆盖率低。 油气生产单位的部分重点区域和要害部位有的无监控设施,有的急需维修升级。 对策: 由油田技术管理部门牵头摸底调查, 对需要升级改造、 补建的电子监控系统的, 逐步完善技防措施, 最大限度地扩大治安防范覆盖面。

《管道保护》 2012年第 3 期(总第 4 期)

上篇:

下篇:

关于我们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广场南路77号3026室 邮编:730030 邮箱:guandaobaohu@163.com
Copyrights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管道保护网 陇ICP备18002104号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3034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3034号
  • 95_95px;

    QQ群二维码

  • 95_95px;

    微信二维码

咨询热线:1871981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