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油气管道高后果区风险管控实践
来源:《管道保护》杂志 作者:孙兆强 时间:2019-11-22 阅读:
孙兆强
中国石化管道储运有限公司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变化,服役20年以上的长输管道周边高后果区管段数量逐年增多,风险管控难度加大。如何落实高后果区管控措施,对于确保管道风险受控、保障国家能源通道畅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1 高后果区形成原因
1.1 输送介质的易燃易爆特性
油气管道输送石油、天然气等介质,均属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一旦管道泄漏,将对管道周边区域造成不良后果,威胁周边环境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1.2 技术规范的强制要求
2015年, GB 32167―2015《油气输送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发布实施,标志着管道完整性管理已经由企业的自主行为上升为政府对企业管道管理的强制性要求。高后果区识别及管控是管道完整性管理的重要环节,掌握管道高后果区基本信息,做好高后果区管控,是管道企业必须履行的责任。
1.3 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管道作为线性工程,长度几十到几千公里不等,途经各类行政区域和自然环境,必然与铁路、公路、河流、湖泊、人口密集区等相交或邻近。特别是城乡经济快速发展、道路交通和水利设施大量建设,导致管道周边人口密集场所和公共设施数量不断增加,形成了为数众多的环境敏感型和人口密集型高后果区管段。
1.4 区域规划和管道保护不相协调
部分区域发展规划未充分考虑在役管道安全运行因素或管道可研编制阶段未充分考虑地方城乡建设对土地的需求,导致管道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产生矛盾。另外部分建设项目与管道之间距离不合理也是高后果区形成的原因之一。
2 高后果区风险管控措施
2.1 调整思路,推行管道完整性管理
全面贯彻执行GB 32167―2015,转变观念,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是大力推行管道完整性管理的前提。以中石化管道储运有限公司为例, 2014年成立管道完整性管理中心,通过与国际标准对标、与国内同行探讨, 2015年初建立并试运行管道完整性管理体系。经过实践和完善, 2017年9月正式发布施行管道完整性管理体系,建立了与完整性管理直接相关的技术标准体系,包含各类技术手册和制度30余项。
2.2 管道诊脉,推进管道检测排查
管道检测及评价工作是推进管道检验检测和缺陷整治、消除高后果区管道本体隐患的重要手段。 2017年以来,公司采用漏磁内检测技术,组织相关二级单位对23条管道开展了内检测工作并编制管道完整性评 价报告和清单,合计里程4 780公里。
多种检测手段并用,确保近水体管道安全。公司引进加拿大PURE公司水体管道检测技术,开展穿越河流管道检测,完成了公司所辖上海、浙江、江苏、江西、安徽、湖北、山东、河北、天津、河南等地区输油管线134条重点河流穿越管段的检测,及时发现并彻底整治了管道浅埋风险、河床露管、局部悬空风险、防腐层破损等问题。
加强交叉或并行管涵排查,避免形成密闭空间。对人口密集型高后果区,每季度开展一次城区段管道周边地下雨污水管涵、暗沟暗涵等排查整治工作,更新管道周边地下雨污管涵、暗沟、暗渠图。掌握管道与周边地下雨水、污水管涵、暗沟、暗渠的交叉或并行关系,以及雨污水管涵、暗沟暗渠的高程和流向,开展管道泄漏风险分析,因地制宜采取风险消减措施。
2.3 加强政企合作,有效管控外部安全
开展企地警联防联治。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岛“11·22”事故和反打孔盗油工作做出的重要批示,公安部联合管道企业共同开展了打击打孔盗油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公司主动到山东、河北、河南、天津等省(市)公安厅(局)会商长输管道保护事宜,基层站队邀请基层公安部门到输油站队指导检查工作,接受监督。在“两特两重”期间,与公安部门联合巡护,开展管道沿线周边2公里范围内出租厂房、院落排查,形成了企地共建、公安主导、企业主责、综合治理的工作格局。
加强技防措施落实。升级管道泄漏报警系统;对异常掉压事件实行跟踪和闭环管理;开展无人机巡线的调研和试验,为各输油处、油库配备无人机38台;每年采用弱磁扰动检测、检漏仪器自检等方式开展十数轮管道盗油阀门和引管排查;强化标识管理,增设高后果区“三桩三牌”;在人口密集区、重要水源地以及大型河流、湿地区域,设置视频监控,实时监测收集管道及周边环境动态;研究开发智能监控系统,实现全天候远程监控,重点管段透视亮化,全面提升管道安保专业化、信息化、科技化水平。
构建管道保护“软环境”。人口密集区每半年至少开展一次管道保护宣传,每半年至少完成一次沿线物权人精准宣传,向管道沿线群众发放管道风险告知书,告知管道的具体位置、管道的重要性、发生事故的后果等,鼓励举报非法破坏、打孔盗油等行为,并给予奖励,构建人人保护管道的良好氛围。
2.4 强化管道巡护,编织高后果区安全保护网络
打通巡护通道,提升管道巡护有效性。结合管道实际环境,按照“因地制宜、先易后难、快速有效”的原则,采取平整道路、铺设预制板、制作简易便桥、制作水泥台阶、安装铁门、道路除草等方式,针对不同地形地貌细化巡护工作。在院落圈占、湿地、湖泊等管段开辟各具特色的巡护通道,实现高后果区管道的有效巡护。针对河流、沼泽等无法抵近的特殊区域管段,利用无人机巡护,实现管线巡护全覆盖、无盲区。
2.5 全面开展环境普查,整治洪水、地质灾害
深刻汲取国内外事故教训,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狠抓落实,层层压实责任,切实强化洪水、地质灾害普查指导、监督和保障工作,防止管道地灾破坏。公司按照“先踏勘重点管段、后全线普查,边普查、边评估、边治理”的工作思路,“一步一个脚印”全线徒步普查;坚持“谁普查、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以每3公里管段为一个排查单元,彻底排查管道存在的各种地质灾害问题,并邀请国内水利、地质方面的专家帮助审查,确保治理方案科学、有效,全面消除风险及隐患。
2.6 实行“一点一案”,加强应急能力建设
按照铁路公路、人口密集区、临近水体等高后果区类型,充分结合现场地理环境特点及周边社会应急资源分布,分类逐点编制切实可行的 “一点一 案”。强化应急物资储备及管理,在重点大型厂区内放置沙袋等应急物资。完善社会资源信息,建立应急抢险资源档案。联合地方政府对沿线企业、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开展输油管道突发事件的应急知识培训,每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应急预案演练。
3 高后果区管理建议
3.1 合理规划管道周边建设
对城乡结合部、城乡水电设施铺设区、交通设施建设区域等第三方施工密集区域,要加强企地沟通对接,定期联系属地管道保护及规划、城建、水务、电力、交通等部门,提前汇报介入,确保管道周边大型项目在现场踏勘规划阶段就能充分考虑管道高后果区风险因素,严格按照管道保护法和油气输送管道与铁路交汇工程技术及管理规定等相关文件合理制定解决方案。确需建设且对管道和周边公共安全产生较大危害时,应充分考虑管道改线方案,严格控制高后果区增量。
3.2 深化高新技术应用
推广应用铁塔管道智能监控、无人机巡护等先进技术,有效提升管道巡护自动化程度,增加管道巡护频率,减少管道巡护间隔,真正实现无差别、无间隔自动化巡护,及早发现管道周边异常状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缩短初期应急处置的时间。
作者:孙兆强,中石化管道储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