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企合作在管道高后果区管理中的重要性
来源:《管道保护》杂志 作者:张小建 时间:2019-11-22 阅读:
张小建
中国石油西南管道公司兰州输油气分公司
GB 32167―2015《油气输送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将高后果区定义为“管道泄漏后可能对公众和环境造成较大不良影响的区域”。 2017年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等八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加强油气输送管道途经人员密集场所高后果区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7〕 138号),将管道高后果区安全管理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该文件明确了企业和政府各部门的职责,对于推动地企合作、相互联动,确保管道安全平稳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1 坚持管道保护“甘肃模式”不动摇
在甘肃省委省政府的积极倡导下,兰州输油气分公司和沿线地方政府在长期合作中逐步形成了管道保护的“甘肃模式”。一是“政企联合、警企联防、地企联动”,强化协作配合,密织管道安全防护网。以人口密集区、环境敏感区为重点,针对油品泄漏、地震等事故类别,突出企地应急联动,与省、市、县各级地方政府联合开展演练,提高企地联动能力和应急水平,保障管道安全。二是认真贯彻管道保护法,建立并完善“省、市、县、乡、村”五级管道保护政企合作体系。分公司和站场负责人参与各级地方政府应急管理、管道保护等相关部门组织的管道管理会议及培训;加强源头管控,通过走访规划、建设等部门,及时掌握地方各类建设规划信息,积极争取政府相关部门对管道保护工作的支持。三是深化警企联防机制。 10多年前,分公司就率先与甘肃省公安厅在兰成渝管道推行“警企联防”工作机制,双方签订巡护合同,在管道沿线建立公安巡护中队,依靠公安部门组织开展管道巡护工作,外雇沿线农民巡线工、阀室值守员近300人,发挥当地干部群众参与管道保护工作的积极性,初步建立了“打、防、控”一体化输油管道保护体系。在特殊时段和敏感时期,双方联合开展武装巡线,展现管道保护威慑力,近年已开展武装巡线30多次。四是企业主动支持地方建设。为了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加强高后果区管控,近几年分公司先后开展了兰成渝管道康县改线、兰成渝管道阳坝隐患改线、兰成渝管道陇西改线、康家崖农副产品集散加工园内兰成渝管道改河沟段改线等工程。同时,分公司从提高高后果区管控质量出发,兼顾惠民利民的原则,对管道途经地区原有路况较差的地区进行硬化,目前共有伴行路里程165公里,连接管道附近几十个村庄。回顾和总结这一段历史,我们深切地感到,管道作为线性工程和没有围墙的企业,任何时候管道保护工作都离不开地方政府的 高度重视,需要双方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特别是在三年隐患整治攻坚战中,正是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消除了一批占压和安全距离不足等重大安全隐患,取得了显著成绩,保证了管道的安全平稳运行。
2 地企合作是高后果区安全的重要保证
近年来,受地方发展影响,分公司管理的管道高后果区等级和数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尽管付出了很大努力,但仍然无法从根本上扭转比较被动的局面。究其原因,一是对高后果区存在的安全风险普遍缺乏足够认识。相关法律制度及标准不完善,地方国土空间规划和各专项规划与管道保护工作衔接不够,管道潜在影响区域内的城镇建设不断扩大,不但管道安全受到威胁,公共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二是企业自身管理不能适应形势的要求。高后果区管理存在数据不完整,例如建设期焊缝、钢管信息等管道本体数据缺失,运营期管道周边环境、人口、建筑物等数据缺失;数据精度不高,已有数据主要通过桩+偏移量进行定位,缺乏高精度的管道探测数据;数据综合利用程度不高,高后果区信息数据与竣工资料、内检测、外检测、管道探测数据没有实现精准对齐,数据处于零散的、无序的、多版本的管理状态。管道建设期选线没有及时开展高后果区识别,造成管道建成之日便是管道高后果区形成之时。随着管道投用时间的延长,管道本体风险和高后果区管理难度逐年加大。
面对严峻挑战,高后果区管理要继续坚持“甘肃模式”,贯彻138号文件精神,落实企业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和地方政府安全监管责任,实现地企有效结合,为管道安全和公共安全提供最有力的保障。企业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做好高后果区存量管理。认真编制落实高后果区“一区一案”,及时向省、市、县三级政府部门报备。加密管道三桩和高后果区信息牌,保证高后果区段地面标识的通透性和可视性。推进管道区(段)长责任制,落实区(段)长巡护记录一人一册、日巡日记,开展区(段)长岗位培训,熟练掌握管道巡护十八法,提高人防能力,做实巡护工作。打造管廊文化,建立管道通过土地户主信息联系制度,开展帮农、清排、捐助、宣传、辅导“五个一”活动。加强管道中心线两侧50米范围土地户主、挖掘机手的重点宣传,联合乡、村两级政府开展管道保护进校园等活动,创新开展“曲艺下乡、管廊安全”的管道保护宣传活动,扩大宣传影响力。
二是抓好安全基础性工作。将注重实战、强化联动作为应急管理的核心,针对政治大年、特殊时期,请公安系统防恐专家开展安保防恐反恐演练。与地方政府联合开展人员密集型突发油品泄漏应急演练、地震引发次生灾害综合演练等,检验企地联动应急处置能力。稳步开展环焊缝排查任务,搜集原始数据降低错挖率的同时,对光缆埋深同步排查。借势地方政府,做好工程安全监管和赔偿协调,确保管道本质安全的同时,为惠及民生百姓做好基础保障。
三是强化第三方施工管理。针对大型施工活动,依靠政府加强审批管理,采取“申请、审检、评审、报备、许可、监管”六步法,做到“法规支持、政府主导、企业配合、专家把关、方案细化、资料报备、许可办理、监管到位”,使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南绕城高速施工等30余个相交相遇工程风险受控。对于小型第三方施工,则按照“三色预警”,早发现、早介入、早通过,达到安全、便利的效果。在各类开挖施工现场配置移动式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了实时监控。
四是抓好地灾预防和应急处置。外聘当地的地质专家为防汛工作提供专业技术支撑。对防洪防汛重点部位、地质灾害易发段,组织地质专家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对管道水毁段开展地质雷达检测,开展地灾复核、评价,随时勘查管道地质灾害、水毁、塌陷等险情,实时开展识灾、辩灾培训。
加强政企合作、推进高后区管理对企业来讲是永恒的话题,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提出三点建议供参考。
(1)政府协助企业管好存量、严控增量。通过修订完善法律制度和相关标准,落实政府各级职能部门和企业的职责,将管道高后果区管理纳入地方整体规划中,制定人口密集区和易燃易爆等场所与管道的安全间距标准,以此管好高后果区存量,严控高后果区增量,实现管道与地方建设协调发展。
(2)政企合作将应急演练落实到位。管道主管部门和管道企业应定期联合组织应急预案演练,开展油气管道应急救援人员培训。针对危险目标可能发生的事故模拟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实战性,评估其有效性,针对高后果区变化情况及时修改和更新预案,确保将事故影响降到最低。
(3)深入开展高后果区识别和风险评价。通过探测+无人机航拍+外业调绘手段将所有高后果区内管道本体、周边人员、环境及建构筑物等敏感信息数字化,确保高后果区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实时性,开展数据对齐,提高综合利用程度。针对高后果区必须进行风险评价,通过实施风险消减措施降低管道风险;必要时采取管道改线等措施,降低高后果区等级或高后果区数量。同时,高后果区数据要及时报送地方相关部门备案。
作者:张小建,中国石油西南管道公司兰州输油气分公司经理。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