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写上图片的说明文字(前台显示)

18719811719
  • 内页轮换图
  • 内页轮换图
  • 内页轮换图

管道研究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高后果区治理研究

油田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方法初探

来源:《管道保护》杂志 作者:王兆钧;李国森;徐水清;杨新镇;舒军星;赵鹏 时间:2020-3-18 阅读:

王兆钧 李国森 徐水清 杨新镇 舒军星 赵鹏

胜利油田油气集输总厂

 

 

胜利油田油气集输总厂管理Φ 508 mm以上大口径输油管道3条、总长度235 km,分布于东营、淄博两市。管道沿线地域环境和社会环境复杂,尤其北部地区治安环境较差,打孔盗油和第三方施工损坏输油管道现象时有发生,管理难度很大,安全生产形势严峻。近年来我们依据GB 32167―2015《油气输送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结合油田实际情况,将管道高后果区识别准则细化、量化,深入推进了高后果区识别工作。

1 管段划分原则

依据GB 32167―2015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分级表,管段划分应特别注意管段长度。管段划分过长,包含的建筑物、人口增多,高后果区级别有可能就由Ⅱ级上升为Ⅲ级,后期要采取的措施和工作量加大,管理成本升高,管理难度加大;管段划分过短,管段中应有的建筑物、人口等减少,管段的高后果区级别或由Ⅲ级降为Ⅱ级,削弱了影响程度,导致真正的高后果区未识别出来,产生较大偏差。因此我们确定了如下管段划分原则。

(1)高后果区影响范围是管道两侧各200 m。

(2)当识别出高后果区的区段相互重叠或相隔不超过50 m时,作为一个高后果区段管理。

(3)管段长度以2 km为基准,结合管道周边实际情况确定,最长不超过4 km,如超过4 km,则适当拆分成2个管段。考虑到管道上单点的影响范围就是以该点为圆心、直径400 m的圆,管段长度少于400 m就没有意义了,因此规定管段长度最短不少于400 m。

2 高后果区识别的局限性

GB 32167―2015高后果区识别准则只是定性识别,没有进一步量化,比较笼统、粗略。后果评价中对人和环境影响的权重不清晰,识别出的高后果区没有排序依据,无法对识别出的同一级别高后果区进行比较,确定优先次序。而企业要将有限的资源用在管道最需要投入的地方才物有所值,所以在日常运行管理中,就需要对高后果区按重要程度排序,以期抓住管道管理的重点,将有限的管道巡护力量、应急物资等合理调配,做到资源最优化。

3 高后果区识别准则的细化与量化

根据规范要求,结合实际情况,经专家组论证,将高后果区识别因素分类、量化,确定最重要因素的最高分值作为单项因素分值上限,制定了适合我们自己的高后果区识别规则。

3.1 记分原则

管道沿线地区等级按照GB 50251―2015《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划分,同一高后果区区域,具备所列各条的多项内容,各项评分分值累加;如同时具备所列一条内容中的多个子类,则将各子类分值累加。累加分值无上限,并且将高后果区识别依据逐一列出。

3.2 评分规则

(1) 200 m内的四级地区,人口集中,每栋(四层)楼3分;

(2)三级地区,人口较为集中,每处建筑物2分;

(3)一级、二级地区,人口分散,每处建筑物1分。

(4) 50 m内的特定场所,距离≤15 m为50分/处; >15 m为[50-(L -15) ]分/处(L为管道至特定场所的直线距离, m)。

(5)环境影响评分见表 1。

(6) 50 m范围内对交通的影响评分。并行长度大于400 m或交叉影响范围(宽度)大于50 m, 50分/条;15 m内(存在或交叉)铁路、高速公路、省道5分/条,县级公路 4分 /条,乡镇级公路 3分 /条,村级公路2分/条:穿越田间土路1分/条。大于15 m在原基础上减1分。

(7)管道交叉设施:管道两侧各15 m内有交叉、与其平行铺设的地下设施(其他管道、光缆等)区域,管道与其他外部管道交叉处半径25 m的区域。天然气管道5分/条;其它管道、电(光)缆、设施4分/处(本厂所属与管道同沟敷设的自用光缆、管道不计算在内)。

3.3 高后果区等级划分

高后果区等级分为三级,按照严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Ⅲ级、Ⅱ级、Ⅰ级,对应的分值范围为Ⅲ级>=300分;Ⅱ级, >=200分且<300分,Ⅰ级, >=100分且<200分;非高后果区, <100分。

3.4 高后果区绘图颜色

按照高后果区等级严重程度,规定Ⅲ级为红色;Ⅱ级为黄色;Ⅰ级为蓝色;非高后果区为绿色。

按照上述规则,我们重新划分了3条输油管道高后果区管段,历时30天详细调查了3条管道沿线环境因素,收集了大量资料,对高后果区进行了再识别。以某输油管道为例,识别结果见图 1。

其中Ⅲ级高后果区3个,Ⅱ级高后果区4个,Ⅰ级高后果区8个,非高后果区16个。

4 应用效果

(1)我们制定的识别准则使高后果区识别过程相对客观、简单,提高了识别准确性,即使没有受过管道完整性管理专门培训的人员也能比较准确地识别管道高后果区。

(2)系统根据识别结果分值大小自动绘制排列图,直观展示整条管道高后果区。按规定颜色,自动以不同颜色显示不同级别高后果区。

(3)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直观显示管道高后果区地理分布情况(图 2)。

(4)配合厂部管道巡查系统一键式报警功能,直观判断报警地点对应的高后果区级别,为抢险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王兆钧,男, 1967年生,高级工程师,现工作于总厂输油分厂。

        李国森,男, 1975年生,专家,高级工程师,现工作于总厂科技信息中心。

        徐水清,女, 1967年生,高级工程师,现工作于总厂科技信息中心。

        杨新镇,男, 1972年生,油气管道保护工技师,现工作于总厂输油护卫一中队。

上篇:

下篇:

关于我们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广场南路77号3026室 邮编:730030 邮箱:guandaobaohu@163.com
Copyrights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管道保护网 陇ICP备18002104号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3034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3034号
  • 95_95px;

    QQ群二维码

  • 95_95px;

    微信二维码

咨询热线:1871981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