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化融合”提升油气管道保护监管水平
来源:《管道保护》杂志 作者:张振亚 时间:2020-7-21 阅读:
张振亚
东营市油地校融合发展办公室
摘 要:管道安全保护和对管道企业的有效监督,是保障石油天然气输送安全的关键。从法规制度标准化、管理队伍专业化、安全管理智能化、管道保护法制化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和措施,以不断提升管道安全管理工作的效果和水平。
关键词:管道保护;安全管理;措施
东营市依托油田而建,新老输油气管道纵横交错,管道总长约2 900公里,约占全省的五分之一。根据全市油气管网中长期规划,将陆续开工建设来自省内四大港口及“厂厂通”输油气管道约2 000公里。目前境内运营管道150余条,其中胜利油田联合站(集气站)管道1 967公里,中石化管道储运公司管道240公里,其他地方管道企业运营的管道600多公里。 80%以上管道运行时间已超25年,大多穿越城乡规划区和人口密集区,有些与学校、医院、集市等公共设施相邻。
如何对管道进行有效保护,对管道企业进行有效监督,我认为应该从“标准化、专业化、智能化(信息化)、法制化”入手,有机融合,一体化管理,才能不断提升管道安全管理工作的效果和水平。
1 加强标准化建设工作
1.1 规章制度标准化
一是进一步规范管道安全规章制度,按照《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山东省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对现有规章制度进行梳理、分析,查找其中存在的标准缺失、界面模糊、定义笼统等问题,减少规章制度标准化工作的漏洞,补齐短板。
二是针对存在问题,制定整治计划,逐步完善、细化和修订,提高规章制度的精细化和准确性,为管道安全管理提供一个规范的规章制度平台。
三是为加强对规章制度的学习和理解,采用图文资料、条文释义等多种方式展示规章制度的含义,提高员工对规章制度的掌握及理解深度,确保执行时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1.2 运行维护标准化
一是健全、完善和规范管道运维管理的工作流程,通过对管道运维的日常性、季节性、阶段性、事件性等工作内容,“由下而上”进行梳理、分析和归类,确定不同类别工作的流程,建立以流程管理为基础的运维工作顺序,解决依赖个人技术经验、工作效率较低、人为失误较多、疲于盲目应付等问题。
二是通过对日常运维工作内容的分类,把运维工作的流程进行规范化和固化。着重对流程图的流程说明和关键点加以备注,便于基层单位和员工准确掌握,以及在日常工作中正确执行。
三是依据运维工作流程,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建立各类流程的工作标准,逐步建立流程标准体 系,避免在流程执行过程中出现工作粗放化、落实不彻底等问题。引入ISO9001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运维工作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水平。
四是对运维工作流程“自上而下”宣传、引导、推广和应用,并纳入各级部门的监督和考核范围,推动运维工作流程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1.3 标准化创优建设
一是推行标准化设备、班组、车间和标准化设备管理单位等标准化示范点,实现由点带面的引导效应,在全市布设推广。
二是创建标杆设备、班组、车间和标杆设备管理单位,以标杆示范点的创建,指引各单位明确方向,不断缩小与国内、国际高层次和高标准设备以及单位之间的差距。
三是建立起科学完善的达标评标管理制度,把创标、达标工作和薪酬进行联挂,提高员工对此项工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确保创标、达标工作的有效性和生命力。
2 做好专业化管理队伍培养
一是建立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发展规划。专业技术人才承担着企业的技术管理和技术研发重任,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与专业技术人才梯队建设息息相关。员工队伍年龄结构老化、学历层次不高等问题,阻碍了企业的长远和可持续发展。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制定专业人才培养和发展规划,从而实现专业人员资源的战略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是不拘方式培养、选拔和使用专业人才。应大力宣传“以人为本”的企业安全文化。通过“走出去学、请进来讲”等多种方式,对专业人员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培养,打造一只复合型人才队伍;通过对基层一线员工、不同岗位技术人员等进行选拔,确保人才队伍的层次丰富;通过把人才安排在运维现场、技术管理、技术型领导等岗位上,建立起一支多维度的安全管理专业队伍。
三是通过设立“首席技师”“首席专家”“高层次人才”,建立“专家工作室”“专业工作室”,实行“专家津贴”“人才补助”等多种方式,树立起“技术革新、人才优先”的良好氛围。
3 不断提升智能化(信息化)水平
一是对“泄漏、爆炸、破坏”等重大安全问题采取可靠的技防、物防措施,摆脱仅靠巡视员或维修工定期巡查及闭路电视远程监控等传统方式,积极采用先进的、可靠的分布式光纤管道安全监测系统、管道地理信息系统、统一的调度和指挥系统等手段,实现对管道安全状态的智慧感知、主动预测,快速响应、自动处置,精准决策、智慧管理,不断提升管道安全管理工作的数据化、可视化、精准化和智能化水平。
二是解决管理系统“孤岛”问题。受体制机制、管理方式、规范标准等因素影响,全市各县区主管部门动态监管系统和管道企业动态管理系统,存在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水平较低、信息资源集成共享度不高等不足,尚未实现高效联通,与打造智能化管道安全监控和调度指挥体系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我办拟开发建设全市基于分布式光纤管道安全监测技术的智能化监控暨调度指挥管理系统,实现设备档案、安全档案等信息的统一管理;进行GIS地图全景展现,可通过GIS地图,直观调看监控图像、设置监控点、制定报警联动策略、查看异常信息位置;对管道安全信息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可在指定站点设置报警设施,发生紧急事件时,管理人员可随时启动警报及告警,通知人群疏散,同时向公安、消防单位以及主管单位报警,发出求救信息;发生事故时,系统会自动通过短信等多种方式通知相关领导、专家及救援人员,保证应急救援高效快速;可建立现场应急指挥视频系统,实现指挥中心和现场的视频联动。
三是通过信息化及调度指挥系统的建设,有效地提升行业治理和精准管理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通过建设信息化管理平台,能具备安全性、可靠性、高效性、经济性、时效性、准确性和战略性,实现对管道安全的动态实时监控,有效达到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
4 大力推进管道保护法制化
一是重视安全管理的法制化建设工作。安全管理和监督机制不健全、相关安全管理政策不清晰、管道保护部门职权不明确、缺乏相应执法权等问题,都将导致难以有效履行管道保护的工作职责。把管道安全纳入法制轨道,托放在法律的层次去开展工作,才能凸显管道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严肃性和震慑力。采用法制的方式才能彻底理清和有效解决安全管理 中的“执法力度小、整治效果差、问题反复有”等突出问题。
二是重视管道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相关执法部门应保持联动互动。油地校融合办、公安等职能部门常态化进行管道安全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广大群众对管道安全重要性和违法违规行为的危险性知识的知晓度,强化管道安全保护意识,努力营造群众尊法守法保护管道的浓厚氛围。
三是加强安全风险管理法制化工作。油气管道企业在安全检查、风险管理和隐患治理中,应当承担法律责任。对疏漏重大安全风险、重大风险源管理不到位、重大安全隐患治理不彻底,安全管理工作粗放、懈怠和麻痹等问题,应当纳入法制的层次,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切实增强“安全大如天”的意识,提高相关人员的责任心。
作者简介:张振亚, 1969年生,大专学历,从事输油气管道保护监管工作10年,具有丰富的输油气管道安全监管经验和较强的管道隐患排查及应急处理能力。联系方式: 15006870088,dygdjg@dy.shandong.cn。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