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5G和无人机技术巡检成品油管道案例
来源:《管道保护》2023年第6期 作者:钱建华 杜威 牛彻 时间:2023-12-14 阅读:
钱建华 杜威 牛彻
国家管网集团华东分公司
背景
国家管网集团华东分公司苏南成品油管道南京—镇江段长85 km,沿线城市、集镇密集,丘陵、农田、水网遍布,施工作业活动频繁,安全风险突出,分公司研究运用5G和无人机技术提升管道巡检质量,保障管道安全运行。
做法
(1)技术原理。应用了移动互联网5G技术、无人机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通过管道沿线的5G基站构建覆盖管道的5G无线传输核心网络,由无人机挂载5G处理终端开展管道巡护业务,将飞行过程中拍摄的视频影像数据通过5G网络发送到云平台中,进行实时展示、分析和处理。同时,借助5G网络高速率、低延迟的特性,操作人员通过云平台控制无人机飞行轨迹(图 1)。
图 1 5G无人机巡检架构设计和数据传输示意图
(2)技术要点。5G移动网络超高带宽、超低时延的端到端数据通讯,保障了无人装备控制和远程即时交互满足工业现场级互联要求,测控数据时延低至50 ms,视频数据时延低至300 ms。统一的无人化数据管理,将系统分为装备、资源、作业任务三个层次,对各种无人载具、传感载荷以及执行载荷统一管理,协调作业区域/路线、资源,避免发生冲突。便捷的远程操控,使无人机运行数据和实时画面通过专用APP便捷地分发到其它远程跨专业和跨地域人员的计算机、手机等终端,随时随地获得专家指导和远程协助(图 2)。
图 2 无人化数据管理层级图和远程操控及指导机制
(3)技术措施。针对管道巡检的5G专网开展建设方案设计,在南京~镇江段管道建设了6处5G基站,搭建了5G低空专用网络,实现了5G信号在85 km管道的全覆盖。选用符合起降场地条件要求、无燃油(安全)、单程100 km航程、搭载多种高分光电载荷和无人机专用5G数据接入终端,支持全天候、多类型数据采集,电动固定翼轻小型长距倾转旋翼5G网联无人机系统。
(4)取得效果。2020年以来,已经执行飞行任务75架次,航程超过3000 km、飞行时长达91小时。通过无人机航拍,发现并处理险情18处,开展22级数字正射影像图(DOM)测绘6次、建设三维水工保护模型1处。通过云平台和人工智能的训练,完善了管道中心线实时叠加、异常目标自动识别,开发了管道地形变化检测3种算法。
启示
5G和无人机的联合使用成为管道巡护管理的有效补充,其实时传输、主动分析、自动预警特性,提升了管道巡护的技防水平和处置效率。
AI算法和大数据分析的组合能够有效提升险情识别效率,降低了巡检中和巡检后资讯处理的人工参与度,提高实际管理的时间效益和经济效益。
多种技术的交叠使用和创新融合往往能发挥出“1+1>2”的效果,促进管道管理提质增效,也为制定符合油气管道行业需要的技术规范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简介:钱建华,正高级工程师,博士研究生,现任国家管网集团华东分公司副总经理,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多项。联系方式:13685199166,qjh4077@163.com。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