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综合管廊下穿管道施工风险控制管理
来源:《管道保护》2023年第3期 作者:翁建伟 时间:2023-6-9 阅读:
翁建伟
国家管网集团东部储运公司武汉输油处
摘要:新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与已建石油管道交叉穿越施工活动呈不断上升趋势,存在因方案缺陷、监管不力造成管道破损引发泄漏、火灾的风险。以实际案例分析了交叉穿越施工存在的安全风险,总结了所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油气管道;综合管廊;交叉穿越;风险控制
新建地下综合管廊是当前城市升级改造的重要内容,与已建石油管道交叉穿越情形也在增多。在交叉穿越施工过程中,施工方案设计、过程监管及验收工作,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疏忽,都会增加管道发生泄漏、火灾和爆裂的风险。本文以中国光谷综合管廊下穿仪长输油管道大武支线工程为例,分析总结了所采取的风险控制和管道安全保护措施。
1 风险描述
中国光谷综合管廊工程采用顶管施工方案穿越仪长输油管道大武支线。综合管廊顶管顶距离大武支线管底1.5 m,长度39 m(图 1)。存在以下施工风险和环境风险:管道敷设位置勘探不明,管道实际线路与检测的线路出现重大偏差,或桩位放样定位不准,钻孔出现偏移等情况,直接损伤管道。在顶进过程中,有可能带来管道地基隆起或沉降,引起管道悬空变形;顶进力太大或速度过快,会造成管道区域地基隆起。施工过程中在管线附近排水,有可能改变管线周围地质条件,破坏管线地原有稳定和管道埋深恒压状态,引起管道弯曲、变形甚至断裂。野蛮违章施工有可能发生破坏管道外防腐层等安全隐患。
图 1 综合管廊与大武支线平面示意图
2 管控措施
(1)做好前期对接管理。在掌握项目建设信息后,武汉输油处立即向项目业主单位发函要求按照《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履行相关职责。由于项目施工工艺比较复杂,安全保护系数要求较高,要求项目业主单位对油气管道安全影响进行专项安全评价,邀请专家审查论证专项安全评价、施工作业方案,提出风险点、重要节点管控要求,然后按照专家意见进一步补充完善设计和施工方案,并聘请第三方监测单位全过程监测。
(2)强化施工风险管控。根据管道保护法要求,武汉输油处与施工单位签订了安全防护协议,并派专人与第三方监测单位合作对施工全过程监督管理。对始发井、接收井、设备吊装、顶管施工、地质沉降、后期观测等环节进行监控,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施工单位整改。施工前,要求施工单位采取物探和开挖验证的方式,进一步核实大武支线原油管道具体埋深,核实管道及伴行光缆高程与管廊高程参数,查明管道与管廊相对位置距离。输油处严格按法规要求为施工单位办理第三方施工许可,积极配合工程建设,保障对方安全顺利通过。
(3)开挖管道监测槽。采用管廊穿越设计路径与输油管道部位开挖监测槽,监测槽深度开挖至管底1 m以下,监测槽管道轴向长度不小于顶管穿越处管道两侧各4 m加上顶管设备最大偏移误差值,确保管廊在可视的情况下平稳穿越。
(4)进行沉降观测。施工前第三方监测单位编制监测方案,开展沉降观测前摸清油气管线的准确位置,明确监测等级、范围和监测点位置布设,并将管线落到具体的监测位置布点图上(图 2)。同时按专家意见要求增加了监测频次,并做好每个监测点数据记录比对工作。在监测过程中,每天监测人员定时把监测数据信息以报表方式完整性的反馈给设计、施工等相关单位。同时加强沿线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图 2 管道沉降观测现场图
(5)加强安全巡视。做好施工期间日常巡视工作,重点是查看管道现状,管线周围有无地面裂缝、渗水及塌陷情况,采用拍照的方式进行影像资料存档。对当前裂缝宽度与初始宽度进行比较,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施工单位停工整改。
3 结语
实践证明,管道企业对该工程所采取的管控措施,有效避免了风险的产生,保证了管道安全运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一开始对地下管廊的相关施工工序和特点了解不够,与建设方、施工方沟通不足,影响了协调的效果。作为管道运行管理方,今后要加强公路、铁路、地下综合管廊等第三方施工工艺技术的学习,提高协调工作的针对性,把好施工作业方案的审核关,提升第三方施工管控水平。
作者简介:翁建伟,1972年生,本科,中级工程师,2015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主要从事管道保护工作。联系方式:18571897550,981270015@qq.com。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