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后果区管道防腐层破损失效整治案例
来源:《管道保护》2023年第3期 作者:熊小明 时间:2023-6-29 阅读:
熊小明
国家管网集团东部储运公司武汉输油处
背景
武汉输油处太湖管理站对仪长线太湖城区高后果区进行定期检漏时,发现3处疑似防腐层缺陷大漏点。仪长线于2006年5月建成投产,管道建设时太湖管段所处环境为农田、山区、林地等,人员活动较少,随着城市发展逐步把管道圈进城区,成为人员密集型高后果区。管道东西走向穿过太湖县城,全长2550 m,最小埋深1 m,最大埋深4 m,管径813 mm×10.3/11.1 mm,L450螺旋埋弧焊钢管,采用熔接环氧粉末加强制电流阴极保护联合防腐。疑似泄漏点位于人口密集区和交通设施之间。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为保证高后果区安全,决定开挖验证,并对破损失效的防腐层进行整治。
开挖验证
(1)进场前安全交底和开展JSA分析。挖掘作业前开展JSA分析,督促施工单位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和技术交底,办理挖掘作业许可证,评估作业环境,做好人员自身防护。
(2)作业坑开挖。检测定位管道和光缆实际走向和埋深,确认开挖点周围地下构筑物分布情况,机械与人工结合开挖管道。开挖时要特别注意对管道和光缆的保护。作业坑开挖完成后,应先将光缆固定好,再对缺陷点防腐层进行剥离,以方便后续修复施工。
(3)防腐层破损情况。开挖后发现3处防腐层破损点,现场清理检查有一处破损点在固定墩两侧,一处在弯头处,一处位于直管段,其中最大一处破损点20 mm×10 mm,局部有气泡(图 1),且管道本体都未发生腐蚀。通过现场检查,管线铺设施工过程中,可能因施工方法不当、操作不规范造成固定墩两边防腐层缺陷,弯头部位受到异物或其他物体影响造成防腐层破坏。
图 1 防腐层破损情况
整治措施
(1)清洗打磨。待修复的管道表面用清水清洗,打磨至表面光滑平整,除锈等级需达到St3.0级。
(2)防腐层修复。采用黏弹体胶带、光固化带依次缠绕,凹凸不平处用黏弹体膏补平。缠绕黏弹体防腐胶带时应保持轻柔的张力,边缠绕边按压胶带搭接部位,保证搭接部位平整、密封良好。黏弹体胶带轴向搭接宽度不小于20 mm,始末端搭接长度不小于100 mm,与管体原防腐层搭接宽度不小于100 mm,厚度不小于1.5 mm,与夹具之间的空隙部位用黏弹体膏填充密实。修复后表面应平整、搭接均匀、无褶皱、无气泡。光固化保护带轴向包覆宽度应超出黏弹体胶带两侧至少各100 mm,厚度大于2.5 mm,抗冲击力大于24 J/mm。施工后表面应平整、无褶皱、无空鼓、无烧焦炭化等。
(3)电火花检漏。黏弹体防腐胶带检漏电压10 kV,光固化保护带检漏电压15 kV,探头移动速度均为0.3 m/s,检漏合格。
(4)作业坑回填。回填作业坑时先用细土回填至管顶以上0.3 m后,用原状土回填并留有沉降余量,满足水土保持要求。恢复原地貌后,对修复管段进行地面检漏,确认无漏点。
启示
(1)施工期间应充分发挥现场监理作用,要求施工单位必须保证施工质量,严格做好日常监护和验收工作。
(2)高后果区管道应定期开展内检测,每半年至少开展一次外检测,掌握管道腐蚀状况,及时处置泄漏隐患。加密管道巡检频次,及时发现处置异常情况,做好第三方施工监管。
(3)加强地方管道保护宣传、安全警示告知、人口密集区风险告知等;加装高后果区管道标识;建立管道沿线企企、政企联防保护机制,确保突发事件应急抢险。持续提升高后果区风险管控的有效性。
作者简介:熊小明,1972年生,本科,工程师,2015年长江大学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毕业,太湖站管道管理主管师。联系方式:13797981656,13797981656@163.com。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