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写上图片的说明文字(前台显示)

18719811719
  • 内页轮换图
  • 内页轮换图
  • 内页轮换图

管道研究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检测与维修技术研究

天然气早期预埋管道投产前内检测适用方法分析与评估

来源:《管道保护》2024年第4期 作者:李坤 时间:2024-9-6 阅读:

李坤

国家管网集团西部管道公司科技数字中心

 

摘要:针对待检大口径天然气预埋管道存在90°竖井的特殊情况及气推法内检测运行速度不稳定等难点问题,通过评估自爬行几何检测爬坡能力、牵拉过程受力分析及气推水内检测运行条件计算,完成自爬行几何检测+IMU、钢丝绳牵引漏磁检测、气推水漏磁检测可行性分析。对比三种检测方式技术成熟度、作业风险及施工经费,推荐采用自爬行几何检测+IMU、钢丝绳牵引漏磁检测完成该段管道内检测。

关键词:预埋管道;投产前内检测;几何检测;漏磁检测

 

某大口径输气管道2013年在一处河流段预埋514.4 m管道,其中穿越段444.14 m。 GB/T  27699―2023《钢质管道内检测技术规范》规定管道内检测周期应不超过8年,对于管道停运超过1年再启用的,应尽快进行管道内检测。该段预埋管道已经封存10年,为进一步确认管道完整性,保证安全投产,需要开展内检测作业,为此于2023年对该段管道适用的内检测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评估。

1  待投产管道现状

管道设计压力为12 MPa,地区等级为一级,穿越段钢管采用Φ1219 mm×22 mm、X80直缝埋弧焊钢管。管道总体布置型式为斜巷+平巷+竖井,其中进口斜巷坡度为14°。考虑排水,平巷段采用“一”字坡,坡比为1%。下游南岸竖井内径10 m,深30.2 m。2013年9月15日开始工艺安装,11月6日完成,2014年1月3日通过竣工验收,隧道进行封闭。预埋管道Ф1219 mm×22 mm、X80直缝埋弧焊钢管420.803 m,2个冷弯管Ф1219 mm×22 mm共计24.171 m,6个热煨弯管Ф1219 mm×27.5 mm 共计32.56 m,1处锚固法兰长6.5 m,共计完成半自动焊口45道。


2  内检测可行性分析

目前投产前管道检测主要方式为几何检测,该方式用于收集管道环焊缝及变形信息,通常会同时搭载惯性测量单元(IMU)及视频检测单元。部分管道会补充漏磁检测,以进一步收集管道金属损失等特征,从而更全面地掌握管道实际情况。

2.1  自爬行几何检测+IMU

变形检测采用自爬行几何检测器,该检测器尾端安装有一条纤维牵引绳。调研国内某厂家Φ1219 mm自爬行变形检测器,其检测器携带22个主动驱动轮以推动设备行进。前端安装有全景超高清摄像头,配备惯性导航系统、数据采集系统以及128组测径探臂。检测器的中心腔体安装高能电池,为检测器提供所需的电力。

自爬行几何检测爬坡能力分析。Φ1219 mm自爬行检测器自重480 kg,进口斜巷的坡度为14°。需要克服的自重阻力116 kg;爬行车自身摩擦力100 kg;需要克服总阻力为216 kg。检测器共装有22个动力轮,单轮提供20 kg动力,能够提供总动力440 kg,大于所需克服的阻力。因此自爬行检测器能够顺利通过被检管道,且具有丰富的动力冗余。

自爬行几何检测跟踪。该检测器尾端安装有纤维牵引绳,每隔10 m在牵引绳上绑一个标识牌,记录该位置到牵引绳前端的距离,通过标识牌计算出检测器位置。纤维牵引绳还携带信号线,在检测器停球后,可控制设备反向移动,通过检测器反向移动+牵引方式将检测器由发球端取出。

自爬行几何检测可行性分析。该检测技术近年来已相当成熟,特种设备研究院、沈阳工业大学、徐州检测、中石化检测等公司均开展较多应用。中俄东线已完成上千公里投产前检测。

2.2  钢丝绳牵引漏磁检测

漏磁检测器牵拉过程受力分析。

Φ1219 mm漏磁检测器在牵拉时需要进行改造,去掉前后皮碗,采用支撑轮支撑,以降低摩擦阻力。第一节采用轮支撑作为牵引节,以平衡设备运行姿态。设备总重量为2.8 t,摩擦阻力为2 t(含磁钢吸力)。

垂直管段运行分析。检测器需要后端提供的拉力为重力减少摩擦阻力,即0.8 t。在发球筒端,利用卷扬机产生0.8 t的拉力,使得检测器达到平衡状态。利用收球筒端卷扬机拉动检测器前进,前进速度0.1 m/s。

平直管段运行。等壁厚平直管段摩擦阻力为2 t,利用收球筒端卷扬机产生大于2 t的拉力,以拉动检测器前进,前进速度0.1 m/s。

上坡管段运行。因进口斜巷坡度为14°,需克服的自重阻力677.4 kg,上坡时共需克服的阻力2677.4 kg。利用收球筒端的卷扬机产生大于阻力的拉力,以拉动检测器前进,前进速度为0.1 m/s。

牵引钢丝绳。检测器后端携带纤维牵引绳,直径为10 mm,长度为580 m,可承受500 kg拉力。牵拉钢丝绳加上滑轮组的最大摩擦力为450 kg,因此纤维牵引绳足以拖动钢丝绳。钢丝绳直径为22 mm,长度为580 m,可承受5.163 t的拉力。

支撑滑轮架。滑轮架直径为330 mm,长度为250 mm,滑轮组可承受压力为2 t。打开支撑滑轮架,将钢丝绳放入支撑滑轮架的中心,然后合上滑轮架,并用锁扣将滑轮架两端的钢丝绳锁住。钢丝绳上每2.5 m安装一个支撑滑轮架,以确保在牵拉检测器过程中,钢丝绳与管壁之间至少有3 cm的距离(特别是在通过直角弯头时),以避免与管壁产生摩擦。

漏磁检测收发球作业步骤。

漏磁检测采用拖缆方法进行,选择垂直管段端为发球端,拖缆装置主要包括卷扬机、支撑滑轮架、钢丝绳。钢丝绳从支撑滑轮架中心穿过,可防止钢丝绳与管壁直接接触损伤管壁并减小钢丝绳摩擦力。

检测流程:①自爬行几何检测器尾端安装纤维牵引绳,通过自爬行几何检测器将牵引绳穿过管道;②在发球端将纤维牵引绳与钢丝绳进行连接,使用卷扬机牵引纤维牵引绳,将钢丝绳拉出管道;③钢丝绳上每2.5 m安装一个支撑滑轮架,保证在牵拉检测器过程中钢丝绳与管壁有至少3 cm的距离,不与管壁产生摩擦;④将钢丝绳与漏磁检测器连接后,检测器推入发球筒;⑤启动收球筒端卷扬机拉动检测器缓慢前进,在漏磁检测器即将进入垂直管段时,启动发球筒卷扬机,利用发球筒端卷扬机拉力克服检测器重力影响,控制检测器垂直下降速度在0.1 m/s~0.5 m/s;⑥检测器到达垂直管段底部后,关闭发球筒端卷扬机,由收球筒端卷扬机带动检测器继续前进;⑦逐步回收前端支撑滑轮架、回收钢丝绳,漏磁检测器到达收球筒;⑧取出漏磁检测器。

2.3  气推水漏磁检测

漏磁检测器采用压缩空气推水的方法进行,先将管段内注满水,再放检测器,然后用压缩空气推动检测器。

运行条件计算。①水箱容量计算。该段预埋管道截面积为1 m2,管道内水容量为514.4 m³,需搭建收、发球端各1座600  m³水池。②推动压力计算。经评估漏磁检测器在经过平巷段向斜巷段运行时需要的动力最大,对此处受力分析:水的密度为1000 kg/m³,垂直管段深30.2 m,计算水重约30 t,通过弯头阻力7 t,总阻力约38 t,因此需要大于0.4 MPa气压运行。为保证检测器运行平稳,结合计算可能产生的误差,本次气推水作业期间保持检测器后端气压需保持在0.8 MPa~1 MPa。③空压机流量计算。检测器运行速度0.2 m/s,管道截面积为1 ㎡,标准大气压1 kg,作业管道0.8 MPa背压时计算流量为96 m³/min,作业管道1 MPa背压时计算流量120 m³/min。本次作业空压气机组参数:排量≥120 m³/min、出口压力1 MPa。

漏磁检测收发球作业步骤。气推水漏磁检测作业步骤:①检测器装入发球筒,关闭发球筒盲板;②作业管段注水(注水口位于检测器前端);③作业管道注满水后在检测器后端注气;④控制收球端排水阀开度,使排水量保持在12 m³/min(内检测器速度0.2 m/s);⑤使用跟踪设备对收发球端直管段进行跟踪,确认检测器进入收球筒后停止注气,在收发球端排气口放空管道内气体;⑥对收球筒内积水进行排空;⑦打开盲板取出漏磁检测器。

气推水漏磁内检测可行性分析。经调研特种设备研究院、中油检测、沈阳工业大学、徐州检测、中石化检测等公司均开展中小口径投产前漏磁内检测,目前投产前清管、漏磁内检测主要采用气推水或水推法,已开展投产前漏磁检测最大管径为813 mm。未收集到Ф1219 mm管道采用气推水方式开展漏磁内检测案例,现场应用具有一定挑战性,同时漏磁检测后需采取措施排除管道内积水,增加作业时间及经费。

3  方案对比分析

方案1(仅开展自爬行几何变形检测+IMU检测):为常规检测方案,技术成熟、风险较小、成本低,但仅能检测管道变形、管道特征点坐标信息,无法检测管道金属损失缺陷。该段预埋管道已经封存10年,可能存在内外腐蚀及其他缺陷扩展,若采用此方案可能在投产时发生泄漏等风险。

方案2(自爬行几何变形检测+IMU检测、钢丝绳牵引漏磁内检测):可更加全面检测管道各类缺陷特征,目前尚无Ф1219 mm管道牵引式漏磁内检测案例,现场应用存在卡球、磨损管壁等风险,对钢丝绳、滑轮组安全性要求高。需利用试验场90°弯头实验管路模拟现场实际情况,开展钢丝绳牵引漏磁内检测器速度控制、钢丝绳与管壁摩擦等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调整滑轮组结构设计方案。

方案3(自爬行几何变形检测+IMU检测、气推水漏磁内检测):可全面检测管道各类缺陷特征,在小口径管道内检测中比方案2应用更广,目前尚无Ф1219 mm管道气推水漏磁检测案例。气推水漏磁检测工艺需要在现场安装建造600 m³大型储水池、收发球筒、空压机、水泵,需要水源、发电设备,且检测期间管道需承受一定的压力,临时收发球工艺较前两种方案更为复杂。现场储水池土建、管道工艺安装工程施工及管道除水费用较高。

经评估推荐采用自爬行几何变形检测+IMU检测、钢丝绳牵引漏磁检测方式完成该段预埋管道投产前内检测,全面检测管道各类缺陷特征,以确保预埋管道安全投产运行。


作者简介:李坤,1986年生,2009年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油气管道完整性研究。联系方式:15909910186,likun03@pipechina.com.cn。

上篇:

下篇:

关于我们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广场南路77号3026室 邮编:730030 邮箱:guandaobaohu@163.com
Copyrights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管道保护网 陇ICP备18002104号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3034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3034号
  • 95_95px;

    QQ群二维码

  • 95_95px;

    微信二维码

咨询热线:1871981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