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预防施工挖掘损坏管道最佳实践
来源:《管道保护》2024年第4期 作者:付强 时间:2024-9-3 阅读:
付强
北京一呼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根据《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统计,截至2023年底,中国城市仅供水、排水、燃气、供热四类市政地下管线长度已超过200万公里。全国每年因施工开挖引发的地下管线损坏泄漏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2000亿元。2023年媒体公开报道的地下管线事故2200起,造成65人死亡,164人受伤,如何保障地下管线安全成为地方政府和运营企业共同面对的挑战。为此我们收集整理了部分国内外预防地下管线挖掘损坏方面的最佳管理实践,供大家参考借鉴,以便更好地完善相关制度和运行机制,管理和保护地下管线不发生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1 国外预防施工挖掘损坏最佳实践
美国将“811”作为地下挖掘作业前业主呼叫相关企业的全国统一号码(即一呼通)。凡是公民需要动土的地方,都要提前拨打“811”专线,将挖掘信息告诉接线员,接线员在了解详细情况后,立即查找开挖所在位置涉及的所有地下管线设施,然后转给各相关企业,由企业派人到现场与业主进行协商,并做好详细标记,以保证开挖施工安全。
组织架构。共同土地联盟(CGA)成立于2000年,成员主要有国家监管机构、公共设施服务企业、保险与工程设计机构、应急服务中心、挖掘机管理机构等。CGA旨在保护地下设施、有效预防事故和保护环境。
法律保障。1968年,美国国会审核通过了《1968天然气管道安全法案》,历经多次修订之后,形成了更加综合、权威的《2006管道检测、保护、实施及安全法案》。这部法律的核心是以“一呼通”为中心,建立一个保障施工不损坏地下管线的机制。即任何参与拆迁、挖掘和建筑施工的工程必须通过“一呼通”系统掌握区域地下管道信息,确保施工不损坏地下管线设施。从2007年开始,美国开设了全国统一热线电话“811”,并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宣传。
最佳做法。由16个利益相关方一致通过。其目的是在对现有地下设施进行开挖活动时,改善工人的安全状况,保护重要的地下基础设施,确保公众安全。每年春季,CGA都会发布最佳做法的新版本,补充在损伤预防方面的变动,尤其是那些不断发展的行业进步核心技术带来的变化。
损伤信息报告工具(DIRT)。CGA的运行和向行业推荐的成果都来自数据。从最佳做法手册的形成和发布,到“811”公共警示活动,CGA的数据报告和评估程序涉及损伤预防的每一个方面。利用该程序收集关键信息,进行数字分析,以及给相关方提供预防埋地设施损伤的针对性建议。
一呼通中心。美国法律规定,凡是公民修路、挖渠甚至种树都要告诉一呼通中心的“811”接线员,将挖掘信息记录在案。它属于非政府组织,非营利机构,收取服务费但不分红,按发给管线权属单位工单的个数收取服务费,一个开挖通知收取1美金。管线权属单位均愿意无偿向一呼通中心提供数据,否则因开挖导致的损失更大。政府部门不掌握各个公司的管线数据,各管线权属单位对自己的数据质量负责。一呼通中心只提供公共部分区域的管线数据,不涉及私人、军事领域。
相关方职责。开挖作业单位在开挖前未拨打 “811” 电话,如果开挖过程发生事故,或造成地下管线的损害,由开挖方负全责。一呼通中心没有通知或未通知到开挖区域内涉及的地下管线权属单位,开挖发生事故或造成损失由一呼通中心负责。权属单位接到一呼通中心告知的开挖区域信息后,没有现场标定其所属地下管线的位置走向,开挖过程造成其管线被损坏,开挖单位免责。管线权属单位标定的管线平面位置允许误差是正负50厘米,误差范围内被损坏,由开挖单位负责;误差范围以外被损坏,开挖单位免责。
相关方支持。CGA的相关方支持计划为地区利益相关方提供了工具和指南,并对州和联邦政府政策制订人员进行损伤预防的立法培训,进而改善公共安全状况。通过帮助大量的利益相关方有效传达CGA的最佳做法、数据及其他有价值的程序信息,对北美的损伤预防立法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
技术发展。CGA成立之初,大多数定位请求通过拨打电话传到统一呼叫中心。如今已普遍通过网络来处理这类请求,加快了开挖和定位人员确定地下设施大致位置的速度。目前CGA在管理系统、定位设备、开挖设备以及地下公用设施设计等方面都在大力推行先进技术,进一步减少了公用设施的损伤。
另外,英国自2003年设立一呼通服务,2008年网络服务平台上线。每年即时响应340万张施工工单,帮助100多个权属单位保护超过100万公里的管线资产免受损坏,服务提交量平均每年增长10%。澳大利亚自2007年设立一呼通服务以来已收集773万张工单,发送4600万条通知,已有227个权属单位加入。新加坡建立了全国一呼通平台,由电信运营商负责运营。
2 国内预防施工挖掘损坏最佳实践
北京市挖掘工程地下管线安全防护信息沟通系统于2011年9月1日上线,这也是国内最早的“一呼通”城市平台。平台在不打破现有管理格局、不增加行政许可的前提下,实现了挖掘工程信息共享,有效减少了施工挖掘导致的事故发生。平台运行后,2014年全市每百公里地下管线事故为2.06起,相比2011年下降6起,其中,挖掘工程破坏地下管线事故数量下降了18%;地下管线自身结构性隐患事故数量下降了62%。截至2022年8月,平台上注册的建设单位已有1010家,管线权属单位129家。建设施工单位已经把开挖前登录平台系统登记作为规定流程。2022年9月1日,新的北京市地下管线防护系统正式上线运行。新发布工程信息及开展对接配合均依托该系统进行。系统累计注册用户8903个,共计发布工程11555项,全市外力损坏地下管线事故同比下降75%。
广州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系统于2022年正式启用。其会签平台供建设单位和各管线单位共同使用,实现三个底:建设工程主管部门或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向建设单位交底,管线权属单位向施工单位(勘察单位)交底,施工单位(勘察单位)向施工(勘探)班组及人员交底。建设单位在动工之前通过会签平台征求管线单位意见。平台根据项目的开挖范围提供安全分析报告,通过报告了解施工范围有哪些管线,需要跟什么单位联系,做到全过程存档。管线单位也知道哪些范围有施工,跟进现场巡线、安全交底和施工旁站,防范第三方施工损坏。道路行政管理部门在占道挖掘前都会查验会签情况,大幅度减少了管线破坏事故。2022年地下管线事故率比2021年下降了53%,2023年再次下降50%,尤其是防止轨道交通施工损坏效果更为显著。
重庆市城市管线综合管理工作体系于2019年建成,包括城市管线综合管理事务中心、城市管线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网络服务窗口“e呼通”。“e呼通”平台主要功能有:施工现场防止第三方损坏管线(发布和应答项目信息、施工场地管线现状总平面图会签、管线保护协议管理、管线竣工图上传)、管线建设协调(建设计划综合管理、管线同步建设协调、管线迁改管理)、实时在线沟通(实时交流、巡检员之家)、管线统计和行业信息共享(管线基础数据统计、共享城市管线各类信息)。该平台已注册管理部门335家,权属单位521家,建设、施工单位157家。投用以来共发布项目信息800多条,反馈信息1万多条,大幅减少了管线开挖事故的发生。
淄博市地下管线建设工程信息沟通平台于2016年12月投入使用。平台按照“智慧城市”建设要求,通过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和地理空间基础设施,整合了城建档案和地下管线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建立一套完善的地下管线建设工程信息沟通机制。平台依托信息化手段,保证了建设工程基本信息的实时收集,实现了地下管线管理部门对地下管线工程信息的统一管理和全过程监管,为管理部门、地下管线权属单位及时掌握地下管线工程进程、进行交流合作提供了方便。平台工作的关键节点可简单概括为四步:一是建设单位提交工程信息;二是管理机构获取工程信息;三是权属单位完成信息交底;四是管理机构实时监督工程竣工测量数据提交情况。目前已注册用户173家,其中地下管线管理机构12家,地下管线行业管理部门7家,地下管线权属单位84家,地下管线建设单位70家。
中国118管线挖掘信息共享平台于2018年由中国地下管线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借鉴美国“811”一呼通建设经验,组织一呼通运营团队,在国内建立了“118”一呼通平台,全国统一热线电话“400 6212 118”。平台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管线安全健康评估指数数据库。是一款专注于国内地下管线事故的数据产品,旨在为用户提供全面、准确、实时的地下管线安全信息。通过线上(AI爬虫+人工搜索)和线下(管线事故微信小程序上报+行业协会信息共享)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管线事故数据的收集,数据日收集量在30条以上。管线安全健康指数数据库已经覆盖全国所有行政区,涉及管线全类别,可提供数据可视化方案,通过图表、地图等形式,直观展示地下管线事故的分布、趋势等。通过API、数据包和专业报告等形式,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和社会公众提供个性化的数据资产服务。
管线挖掘信息共享平台。一个保障安全开挖的系统,“118”平台就相当于一个全国挂号中心,某地要进行地面开挖,登录“118”网站统一挂号,网站平台再把他们分配到相关的各个门诊,即:各城市的“118”防挖掘专属信息平台。平台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和位置服务技术,集成了建设单位管理系统,权属单位管理系统和监管单位监管系统。通过网站、手机应用App、电话、地下管线微信小程序和管线事故公众号,告诉每一个准备挖掘施工的工程实施责任人,在开挖前通过这个平台了解准备开挖的区域下面有没有其他管线设施,比如油气、光缆、电缆、供排水等。平台系统已经在浙江萧山等多个城市开展了试点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技术标准。《城市挖掘工程地下管线防护信息共享与应用技术规范》于2021年发布,为城市挖掘工程中的地下管线防护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技术培训。一呼通团队建立管线安全学院,设立实训基地,旨在为地下管线行业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培训课程包括管线探测、检测、非开挖修复、电缆检测等。技术培训采用线上理论+线下实践的模式,教材为行业专家参与编制,讲师大多也为行业专家。
技术发展。针对行业痛点,一呼通团队积极调研国内外先进经验,融合当前各类先进技术,推动行业技术发展。例如:智能化测绘装备,通过单一设备实现探测仪+RTK(定位装置)功能,同步实现探测与测绘需求,由原来的多人操作变为单兵独立完成,节约了人力资源。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采用SAAS(软件即服务)模式,实现数据上传云端,极大提升数据处理及应用的效率。
作者简介:付强,高级工程师,地下管线专业委员会技术专家,现任北京一呼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从事城市管线安全管理工作。联系方式:13785436621、13020826118,yht.hebei@118-china.com。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