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写上图片的说明文字(前台显示)

18719811719
  • 内页轮换图
  • 内页轮换图
  • 内页轮换图

管道研究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典型案例研究

天然气管道交流杂散电流干扰排查与治理案例

来源:《管道安全保护》2025年第2期 作者:王东强 时间:2025-9-13 阅读:

王东强
国家管网集团西气东输苏北输气分公司

背景
  某LNG输气支线管道19.2 km,其中电厂专线管道2.6 km。受区域规划和地形条件的限制,近10 km管线与已建110 kV、220 kV、500 kV等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并行或交叉,致使部分管道存在一定的交流杂散电流干扰。为有效减缓干扰,管道在设计施工阶段设置排流装置20余处,将交流干扰电压控制在4 V以下。其中电厂专线管道未单独设置阴极保护设备,采用与支线管道跨接方式提供强制电流阴极保护。2024年例行电位测试时发现,电厂专线的5处测试桩检测出较高的交流干扰电压,最高电压达到16.5 V;同时支线末端测试桩处交流干扰电压也升高至17 V,以往这几处的交流电压均在2 V~3 V。该区段土壤电阻率约11 Ω·m~22 Ω·m,经计算其交流干扰电流密度达到170 A/㎡~280 A/㎡,根据GB/T 50698―2011 《埋地钢质管道交流干扰防护技术标准》规定达到强干扰程度,应采取交流干扰防护措施。
排查
  针对突然升高的交流干扰电压,经对周边环境调查和使用PCM对电厂专线外防腐层进行漏点检测,未发现防腐层破损和其他金属搭接情况;与电力管理部门进行沟通,近期也未发生电力线路故障或进行检修工作。
  电厂专线与附近220 kV及500 kV交流输电线路距离较远,不存在交叉情况,且未排查出新增导致交流干扰增大的因素。而支线管道除了上述几处交流干扰电压异常升高外,并未排查出其他问题。再对支线分输站区域阴极保护系统进行排查,发现进站绝缘接头测试桩处站内直流电压为﹣1.04 V、交流电压0.17 V,站外直流电压﹣1.02 V、交流电压21 V。打开绝缘接头固态去耦合器箱体后发现,固态去耦合器接地端、接地电缆出现灼烧现象,经检查测试确定固态去耦合器损坏。该固态去耦合器两侧分别连接支线管道及场站接地网,除了保护进站绝缘接头,还对支线管道起到了排流作用。固态去耦合器损坏使排流失效,导致电厂专线和支线管道末端交流干扰电压升高。
措施
  摘除支线管道与电厂专线跨接,利用施工期间临时牺牲阳极对电厂专线管道进行保护。对施工期间3处临时带状牺牲阳极进行电位测试,现场值为﹣1.1 V,经与管道重新跨接后,管道通电电位达到﹣1.055 V,断电电位﹣1.005 V,满足阴极保护电位要求。
  将电厂专线管道与场站管道进行跨接,使用区域阴极保护电流对电厂专线进行联保,其保护电位达到﹣1.2 V,区域阴保数据、区域恒电位仪各项输出均正常。
  更换固态去耦合器后,恢复支线管道与电厂专线的跨接,支线末端管道和电厂专线交流干扰电压均下降至2.5 V左右,阴极保护电位均正常。
启示
  固态去耦合器对支线管道起到了排流作用。更换固态去耦合器前,前两种措施均能保证电厂专线管道阴极保护电位、交流干扰电压达标,且不需要进行额外施工工程,可快捷、简便、经济地完成临时性故障处置。后续将在支线管道19 km处加装1组固态去耦合器接地,缓解交流干扰。综合治理措施将最大程度降低管道所受干扰影响,最大限度减少施工量,保证管道阴极保护的有效性与施工工程经济性。
  未来,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天然气管道和城市建设交集日趋增多,有可能会遇到更加复杂多样的干扰和故障形式,管道杂散电流干扰的防护将是长期、变化、发展的一项课题。期待伴随技术进步及其深入应用实践,也许能够从管道本体出发,采用新技术、新材料,从本质上杜绝杂散电流干扰。
  

  作者简介:王东强,1987年生,本科,助理工程师,油气管道保护工技师,主要从事油气管道保护工作。联系方式:15189409565,15189409565@163.com。

上篇:

下篇:

关于我们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广场南路77号3026室 邮编:730030 邮箱:guandaobaohu@163.com
Copyrights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管道保护网 陇ICP备18002104号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3034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3034号
  • 95_95px;

    QQ群二维码

  • 95_95px;

    微信二维码

咨询热线:18719811719